
Celine 2026 春夏,這不是 Old Celine 也不是 New Celine,但絕對值得你好好認識
請不要稱 Michael Rider 的時代為「New New Celine」。Celine 在過去十餘年來一直被 Phoebe Philo 的 Old Céline 和 Hedi Slimane 的 New Celine 之間的分水嶺所定義,但這個 1945 年創立的巴黎品牌從來遠遠不僅於此。而新任創意總監 Michael Rider 的到來,就是要探索新與舊以外的不同可能。

又一美國設計師入主巴黎品牌
.
距離上次 Celine 舉辦現場有嘉賓出席的時裝大秀已是三年前(這幾年 Slimane 更偏愛透過影片展示系列),但這不只是 Celine 的久違當眾亮相,更是 Michael Rider 的自我介紹。
在今年初宣布成為 Celine 創意總監以前,大概沒什麼人聽過 Michael Rider 的名字。維基百科的介紹頁上只有短短三段,這位美國設計師的時尚生涯始於 Nicolas Ghesquière 時期的 Balenciaga,接著到 Phoebe Philo 的 Céline 任職十年,並升到設計總監的位置,後來才在 2018 年回到美國、成為 Polo Ralph Lauren 的創意總監。根據《紐約時報》,他一開始前往巴黎追尋時尚夢以前,甚至短暫當過學校老師。
不同於在他之前、一上任便大膽革新的設計師們,Michael Rider 時隔七年重返巴黎,也重返 16 rue Vivienne 的 Celine,目的不只是為品牌歷史打造一座全新舞台,同時也帶來自己離開這段時間的成果發表。






一個有幽默感的 Celine 會是什麼樣子的?
.
在 2026 春夏時裝秀上,可以看到 Hedi Slimane 的緊身線條與布爾喬亞風格、Phoebe Philio 的訂製剪裁和極簡輪廓、Michael Kors 的現代休閒和優雅奢華,甚至是品牌創辦人 Céline Vipiana 的馬術風情及巴黎時髦,那些在「改朝換代」下逐漸被遺忘的 Celine 精髓,經過 Michael Rider 的調劑下不再衝突。
除此之外,他也帶來了自己過去這段時間在 Polo Ralph Lauren 琢磨出的老錢休閒風,再加進一絲趣味、戲劇性和華麗感,於是誕生了鮮明的撞色、層疊的飾品(掛飾、絲巾、皮帶⋯⋯推出讓消費者好入手的單品從來不是一件壞事)、不按牌理出牌的配件(剪斷的領帶、喧賓奪主的胸針、搭配晚禮服的草帽),很難不讓人出現了這樣的念頭:Celine,好像很久沒有這麼好玩了。






「我一直很喜歡衣服能與穿著者共生的概念——它能夠定格某個瞬,同時也訴說著經年累月的姿態、場合和變化;它們承載往昔、當下與未來,關乎記憶,關乎實用與幻想,最終承載的是生活本身。」Rider 在大秀筆記中寫下。
「我絕對不想被認為是憤世嫉俗的人。在精品界中保有幽默感,是一件美好的事。」——Michael Rider






無需顛覆,就能成就一場好秀
.
根據《衛報》,LVMH 集團執行長 Bernard Arnault 在 2024 年表示自己眼中 Celine 的定位是這樣的:「Celine 是年輕人眼中時髦、有型又性感的時尚品牌——儘管價格不斐,但就是有吸引力又效果十足。」
這點也直接反映在了數字上——Slimane 的六年任期帶領品牌年銷售翻倍至 25 億歐元,一躍成為 LVMH 集團旗下位居 Louis Vuitton 和 Dior 後的第三大品牌。正因如此,Celine 需要的不是抹滅過去,更不是重蹈覆徹,而是足以持續引起興趣的「新意」。






《The Cut》時尚評論家 Cathy Horyn 下了很好的階段性結論:「Rider 帶來了大量的選擇與靈感。更重要的是,他打破了 Celine 原有的一些作法——這或許不是劇烈變革,但足以顯示他對當下氛圍的敏銳覺察。正如他在後台所說:『我想做的,只是讓這個品牌稍微喘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