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HION TALKS

永續當道,為何快時尚卻依舊越賺越多?

2010 2020,快時尚由盛轉衰,曾是快時尚龍頭的 Forever 21 已全面撤出台灣,更在 2019 9 月底已聲請破產保護,而 H&M Zara 也如坐針氈,消費者環保意識抬頭的今日,講求快速、大量製造的快時尚儼然已成為今日永續訴求的反義詞。

為什麼 ZARA、H&M、Forever 21,現在快不起來了?


 

今日現況
.

據《彭博》(Bloomberg)報導,今日全球總碳排放量中,單就時尚產業已占一成,甚至超過航空與物流業的總和,也是世界上主要耗費水資源的第二大產業。

「舉例來說,生產一件牛仔褲跟一件 T 恤所需的水能夠讓一個人用 13 年。」

非營利組織樂施會的永續議題專家 Fee Gilfeather 說:「人們很難想像製作我們身上穿的衣服需要耗費多少環境資源。」

去年 9 月,在倫敦時裝週 Victoria Beckham 秀場外,許多抗議者集結要求英國時裝協會在找到面對氣候變遷與生態危機的最佳解前,必須立即取消倫敦時裝週時程, photo via Getty Images

除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外,血汗勞工也是核心議題之一。2013 年的 Rana 廣場工廠大樓倒塌意外事件發生,有 1134 人於意外中喪生,相關議題再度引起業界關注。

「自意外發生後,我們看見大眾對更好的產品以及消費習慣等需求有著顯著的提升。」非營利組織 Fashion Revolution 共同創辦人及創意總監 Orsola De Castro 說,「現在世代的人們會對所有品牌進行審查,想知道它們究竟可不可靠。」

「但若問是否真的有改變?我不覺得目前有任何顯著的影響,但就大眾共識方面,已經有很大的不同了。」

https://www.instagram.com/p/B5PwAZ-HZsy/


 

事實真是如此?
.

1. 快時尚依然在賺錢
.

WWD》報導,Zara 母公司、西班牙快時尚巨頭 Inditex  2019 年集團第三季財報,僅前九個月集團銷售額上漲 7.5% 198 億美元,淨利潤也提升 12% 來到 27.2 億美元,歸因於集團透過整合實體零售與線上平台,控制庫存數量並大幅擴大線上平台的觸及國家,如今在沙烏地阿拉伯、菲律賓、烏克蘭、南非等八個國家均能夠直接從 Zara 網站上購買商品。

Inditex CEO Pablo Isla 說:「業績的加速成長歸功於旗下品牌的創新能力,以及數位導向的策略下,結合線上與線下所提供的服務提供消費者新的體驗。」

Zara 的主要競爭對手 H&M  2019 年第三季財報顯示,H&M 在前九個月的銷售額成長 11%,到 1710.61 億瑞典克朗,淨利潤則增加 1% 92.31 億瑞典克朗,同樣也是歸功於數位化的策略奏效,如上半年的時尚諮詢平台 Itsapark 以及投資二手衣物平台 Sellpy 等等,希望能夠透過後者在整個集團的循環經濟上有所貢獻。

不如 Zara H&M 有實體店的限制,自電商發跡的各大超快時尚品牌更能完全針對當下的流行趨勢提早做出反應,如 AsosBoohooFashion NovaMissguided 等,而他們也更貼近今日消費者的購物習慣。

2. 更聰明的快時尚
.

據《Vogue Business》報導,2019 RetailX 的快時尚產業分析報告指出,消費者對永續議題的顧慮並未減緩整體市場的發展,如今快時尚品牌也更懂得透過數據分析可預見的流行趨勢,更有效率地從設計端開始便製造未來消費者會買單的產品,有效控制庫存之餘也有助於增進品牌的環保共識。

RetailX 的研究主管 Martin Shaw 表示:「過量庫存傷害了品牌的底線以及形象,這也是今天環境意識高漲的消費者所在乎的。」

處理網路訂單的快時尚員工, photo via abc.es

3. 矛盾的 Z 世代消費者
.

從多數外媒報導均提及,今天 Z 世代消費者更具有環境意識,也更了解衣服背後的生產鏈關係,然而來自《紐約時報》的這篇報導則提供了相反的觀點。

來自英國的高中生 Mia Grantham 是超快時尚電商 PrettyLittleThing 的擁護者,每天都會購物的她在報導中透露自己以極低價購買的多數衣服只會穿一次。

「我通常會穿著這件衣服拍照並上傳到社群平台,我不想讓人看見我每次穿著同一件衣服。其他人可能會以為我沒有風格。」對她而言,舊衣服的定義是?「只要穿過兩次。

「如果我只打算穿這件衣服一、兩次,我當然會選擇越便宜的越好。」

那麼她對現在業界倡議的永續時尚又是怎麼想的?「我知道現在很多品牌都會用環保材料推出永續系列,跟一般系列差異不大,或許價格會貴一些。」

但老實說,如果我可以用比較低的價格買到差不多的衣服,為何我要付比較貴的錢?

https://www.instagram.com/p/B60MMlLhfT9/


 

身為消費者,該如何重新思考「購物」這件事?
.

紐約帕森斯設計學院助理教授 Christina Moon 曾向《TIMES》說:「即便現在我們都瞭解衣服是如何被製造的,但大部分的人依然不在乎。大多時候,只要快時尚繼續以這麽龐大的量及規模被這些公司製造及販售,永遠都會有人買單。」

「所謂的永續、生產透明化、道德製造,這些都只是行銷的新標籤罷了,而人們也已經準備好購買那些新的流行,一切都該怪罪給那些消費者。」

https://www.instagram.com/p/B0ViYWJH_Fi/

與其問該不該買,作為消費者的我們,在下單前不如先捫心自問是否真的有購買的必要?在環境意識濃厚的北歐瑞典,當地更特地發明「köpskam」一詞,指涉大眾購買過量衣物而缺乏生態責任的羞恥感,也顯示出資源浪費的嚴重性已影響到人們的生活習慣。

去年 11 月,Burberry 宣布與時尚轉售網站 The RealReal 合作,成為奢侈品為環境永續轉型的重要一步,而時尚分析公司 GlobalData 指出,即便目前二手轉售市場仍小,但未來增長速度為新衣市場的 21 倍,預估到了 2023 年,轉售店、二手寄賣等管道的市場將會達到 500 億美元,發展潛力龐大。

根據二手衣寄賣平台 thredUP 2019 年公佈的轉售報告中指出,二手衣市場到了 2028 年將會變成現今快時尚規模的 1.5 倍,也顯示出快時尚已然過時的情況下,未來十年我們目前看見的大多快時尚品牌可能也不復存在,屆時消費者也擁抱轉售以及二手服飾。

Photo via Business of Fashion

但轉售真的能改善現況?不一定
.

許多評論家認為,轉售市場的發展背後也有刺激現有過度消費文化的可能性。

轉售市場提供人們管道販售自己不需要的物品,讓人們有機會把自己的舊包包賣掉轉而購買新品,因而失去最初為了永續而尋求合作的意義。

「人們現在交易這些東西,並不會防止他們購買新的物品,」國際非營利組織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研究員 Michael Sadowski 指出,「如果轉售並未改變你的購買新品的習慣,那麼對環境也不會具任何正面影響力。」

https://www.instagram.com/p/B4UpZrAnN0K/


 

結語
.

重視環保的 Vivenne Westwood 曾呼籲:「買少一點,選好/選對衣服,讓這個習慣持續下去重質不重量。」今日看這席話仍是真理。

不論談的是不是快時尚,市場供需的原則上永遠不變,每個人都應該了解想要跟需要的不同,從消費習慣開始改變。商人畢竟還是商人,不論祭出什麼樣的行銷新招想讓消費者安心地掏錢,我們也該了解,每一次選擇都至關重要。

美國獨立時尚媒體《Man Repeller》曾在 2019 年末提供大眾新年購物轉念清單,作為理性消費者的你,不妨趁著每回清空購物車之前用下列幾點自我審查,正視自己的需求之外,也讓每筆消費都更有意義。

  1. 我是不是已經有類似的單品?
  2. 這件單品有好到我願意用另外三件單品來換它嗎?
  3. 它是否能簡化我的早晨更衣過程?
  4. 我必須放棄什麼才能夠買到它?(換句話說,我付得起嗎?)
  5. 如果它的單價更高,我還會試著去想該如何入手這項單品嗎?
  6. 它跟衣櫥裡的其他單品是能夠互搭的嗎?
  7. 若剛好在路上碰見我很欣賞的人,我會希望是穿著它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