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中選一》(Pluribus):《絕命毒師》主創 Vince Gilligan 攜 Apple TV 打造又一神劇
《萬中選一》(Pluribus)是什麼劇?在談劇情前,先說幕後主創,光說這是《絕命毒師》、《絕命律師》主創文斯吉利根 Vince Gilligan 的新作就足以吸引所有美劇迷駐足。在花了 15 年塑造毒王和狡詐律師後,Vince Gilligan 希望這次的主角能成為一股正義的力量。
.
**以下內容涉及劇透**
**以下內容涉及劇透**
**以下內容涉及劇透**
《萬中選一》在平台介紹中僅寫道,「地球上最痛苦的人必須拯救世界杜絕快樂。」其拉丁文 Pluribus(群體)也暗喻著這是一部有關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劇。
其講述著人類發現了存在於六百光年外的訊號,裡頭包含著一種核糖核酸的序列,數個月後,美國軍方合成出了「這物質」,卻因一次意外導致其洩漏,全人類便被這外太空來的物質「控制」並共享著同一思維,而世界有 12 個人對它免疫,女主角 Carol Sturka(憤世嫉俗的暢銷奇幻小說作家),便是其中之一。
「它」透過一位政府人員在第一集向女主 Carol 解釋:「也不完全是病毒,更像是精神黏著劑,把所有人都結合在一起。」具體是怎麼做到的?「我們也不知道,就是發生了。」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莫名的,全世界的人被同化了(沒有慾望,沒有自私,沒有選擇),宛如歡樂版的《恐怖拜訪》,「他們」共享同一意識(吃素/不殺生),唯一的宗旨便是「滿足那 12 人想要的一切」,直到有天研究出讓他們「也不免疫」的方法…。當中有一個 bug,「他們」無法處理「負面情緒」,致使每當女主無法接受這樣宛如世界末日的現實進而崩潰時,就會有憾事發生。
第二集率先丟出了一個問題:「這樣的世界需要被拯救嗎?」文明雖被終結,但卻迎來了究極和平,這樣的世界究竟是烏托邦?還是煉獄?

Apple TV《萬中選一》劇照
在接受《Variety》訪問時,Vince Gilligan 表示,早在疫情前就有《萬中選一》的構想,「最初設定是一個男人的故事,因為我傾向從男性角度去思考問題。」原先設定是以某大事件開頭,然後所有人都對主角「無比友善」,甚至「願意犧牲性命」。直到《絕命律師》快結局時,Vince Gilligan 覺得主角非(與他長年合作的)Rhea Seehorn 莫屬。

Apple TV《萬中選一》劇照
可自 2008 年,Vince Gilligan 的世界只有《絕命》系列,他其實也不確定自己的想法能否會被市場接受,因為大家都在問「《絕命毒師》的後續是?」但他想證明自己不是只會同一招,「如今,原創比改編重啟還難的多,每一代人都應該要有自己的故事,而不是一直在重複以前的東西。」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然而,這擔憂是多慮的,《萬中選一》引發了多家製片公司的競標,有著「好萊塢心腸最好編劇」美譽的 Vince Gilligan 也覺得,雖然能被大家看到很開心,但拒絕別人也是挺難過的。
最終,他選擇了 Apple TV,因為當前的高層便是當初在索尼影業拍出《絕命毒師》和《絕命律師》的 Zack Van Amburg 和 Jamie Erlicht。11 月 7 日開播後(每週五更新)亦大獲好評,連小島秀夫也發文大讚「天才」。

因其劇情,讓外媒好奇問:這部劇跟人工智慧有關嗎?Vince Gilligan 表示,當初構思時沒有想過,在創作《萬中選一》時也是在 chatGPT 出現前創作的,但他補充道,「我在宣傳《絕命毒師》犯的一個錯就是跟別人解釋這是什麼意思,現在回想起來真的太累了…。大家看完後怎麼認為完全取決於觀眾自己。」他回憶起以前撰寫劇本時,曾問過製作人關於該集主題,製作人只回說:「把故事講好就好,主題讓觀眾去思考,那是他們的工作。」

基於《萬中選一》的片尾直接寫著「本劇由人類製作」,Vince Gilligan 也毫不避諱地表達了對 AI 的態度,「我討厭 AI,AI 可以說是世上最昂貴、最耗能的抄襲機器,高機率就是有錢人的鬼扯,基本上,那就是一群身家千億的人,目標想成為第一批兆億富翁。我覺得他們就是在賣空氣畫大餅。」
「謝謝矽谷!你們又再度毀了這世界!」— Vince Gilligan

Apple TV《萬中選一》海報
當然,不可避免地,Sora 這類影片會最終進入主流視野,Vince Gilligan 反向觀眾提問:「你們喜歡被給予垃圾嗎?那樣的內容是否真能滿足你的需求?當然,如果你的答案是可以,那你就就去看。」文中,他也表示,「以當前世界的現況來看,我們真的需要更多的好人、更多的英雄。」
當前,Apple TV 已續訂第兩季,Vince Gilligan 認為應該會拍更多(可能四季至少),「當前我們對結局有著蠻不錯的想法,但不代表就一定要這樣做。」他表示,「在編劇室中,我能做到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不要太執著於某個想法,如果我們能想到更好的,我們就會往那方向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