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明星在網上狂讚你有多特別,但真實的基努李維每月都在掃蕩「假帳號」
這是一篇來自《The Hollywood Reporter》七月的文章,主題是好萊塢名人詐騙,故事從一個 2024 年底一位名叫 Margaret 的 73 歲阿姨開始,她相信自己將見到心儀已久的對象 —— 奧斯卡影帝及影集《黃石公園》男主角 Kevin Costner。

在此約會前,她已透過比特幣轉帳給對方近 10 萬美元,作這位好萊塢巨星成立新公司的投資基金,雖然耳聰目明的觀眾已猜到結局,但 Margaret 堅信自己是特別的。直到她收到一張假車禍照,才發現等不到的那個人,從頭到尾根本不是 Kevin Costner。
這樣冒充名人的詐騙近幾年不斷在社群平台蔓延,受害者多半是年長女性,記者也嘗試在社群上創建一個「剛離婚中年婦人的帳號」,很快就獲得了許多盜版明星的「青睞」。


詐騙集團利用 AI 技術合成照片、聲音與訊息內容,讓假帳號看起來栩栩如生,甚至還附上「親筆紙條」的自拍照,讓受害者相信自己正與真實明星談戀愛。根據 FBI 統計,2024 年美國民眾在「愛情與信任詐騙」上損失金額高達 6.72 億美元,實際數字可能更高,因為許多受害人會因羞愧而選擇不報案。
在芸芸騙海中,最常被假冒的明星之一就是深受全球影迷喜愛的基努李維。為何?就《The Hollywood Reporter》分析,因為他幾乎不使用社群媒體,個性低調、形象溫暖,也因此成為詐騙對象的「理想範本」。

為了保護粉絲不再受害,基努李維選擇每月自掏數千美元聘請一間名為 Loti 的 AI 公司,協助追蹤網路上假冒他的人。過去一年,Loti 已幫他在 Instagram、Facebook 和 TikTok 提出了將近四萬筆帳號下架申請。公司執行長 Luke Arrigoni 表示:「基努李維真的很在意粉絲被騙,也非常積極想解決這個問題。」值得提及的是,基努李維要求不只是移除假冒自己的帳號,連冒充他經紀人、助理、朋友們的帳號都一併掃蕩。
儘管如此,平台下架速度不盡人意。許多帳號從被通報到被移除,往往需要 48 小時,而這段時間內,集團早已將受害者誘導到其他通訊軟體進行詐騙。即便是有名如 Jamie Lee Curtis 被上傳了一隻 AI 盜版牙膏廣告,最後也是靠標記 Meta 執行長 Mark Zuckerberg 求助,才終讓該影片下架。

在當代亂象中,基努李維的選擇代表一種立場:一個知道自己形象被濫用,卻不願坐視不管的公眾人物。他選擇用自己的資源掃蕩網路上的「假自己」,同時保護那些曾經真心相信他的人。
更令人不安的是,操控這些假帳號的人,其實也可能是另一種受害者。根據調查,很多詐騙帳號背後是來自東南亞的年輕人,他們原本是去應徵網路客服或資料處理的工作,結果到了現場卻被沒收護照、送到跨國詐騙園區,被迫每日沽做 16 小時,照著心理學劇本對世界各地的人發訊息行騙。這是一條工業化、跨國的詐騙供應鏈,每一則「你擁有非常美麗的靈魂」背後,可能都是一個無法逃脫的苦力。
這則新聞提醒我們,今日 AI 技術的進步讓「你相信的是誰」這個問題變得更加複雜,而社群平台在這場變局中的責任,遠不只是審圖下架那麼簡單。願意挺身而出的,也不該只有少數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