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HION PEOPLE

Tim Blanks,作為權威級時尚評論家,他寫的一切都是想讓讀者身入其境

#Chapter 1.
誰是 Tim Blanks?
.

Tim Blanks, photo via https://www.christinapitanguy.com.br/

他如今已有著時尚權威的名堂,自 1987 年起開始了紐約-倫敦-米蘭-巴黎時裝周奔波日子,從雜誌編輯做起,成時尚節目 Fashion File 主持人,到 2006 年成康泰納仕集團旗下時裝秀資源網站 Style.com 的特約編輯,2015 年來到 Business of Fashion,他負責秀評和訪談,其吸引著任何對時尚有熱忱的人,上至高層執行長,下至購買時尚雜誌的學生。

這些履歷從一個(他自己形容)「不受歡迎的紐西蘭小胖子」開始,沈迷於音樂和藝術當中,那是一個 David Bowie、Lou Reed、Andy Warhol、the Factory、伊莉莎白泰勒和李察波頓世紀之戀的時代,與同濟之間格格不入讓這位聰明的年輕人 15 歲就申請到了獎學金進入了大學。

當然,他怎麼會甘願只待在紐西蘭?這離開家鄉的第一步(因為 David Bowie)來到了倫敦,在這之前已在家鄉擔任音樂雜誌的寫手,藉由訪問他在倫敦認識了很多音樂人,1978 年,他搬到了多倫多開始了另一條路。

 


#Chapter 2.
他做了一個非常有名的時尚電視節目
.

「如果說《Life》雜誌是我 60 年代的視覺紀錄,那法國版《Vogue》就是我 70 年代版本。」上頭的時裝模特兒可能會是某個音樂人的女友,也有可能出現在專輯封面,而 Tim Blanks 在 Toronto Life Fashion 找到了一份正職,「這是唯一一家願意給我全職工作的雜誌,我先是採訪編輯,但之後有位編輯離職我接替他的位子,工作方向完全大改,我一直在跟廣告商接洽,說實話我永遠不想再回去當雜誌編輯。」

1987 年,Tim Blanks 被派去參與各大時裝周,那是個超級名模尚未誕生以及有著 Yves Saint Laurent、Jean Paul Gauliter、Mugler…的時尚黃金年代,場外沒有閒雜人等,只有 Bill Cunningham,所有重要人士都會坐在前排,「我當時是站著看秀的,但我完全沒差,因為我的工作一直都是站著的,我人能在現場就已滿足,如同某人曾說過的:『即便你是在高檔法國餐廳 Le Cirque 的廁所旁吃東西,你也是和甘迺迪夫人吃一樣的食物。』」之後,他提議製作電視節目 Fashion File(1989 年)開始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和 E! 頻道播出,「很多人都想嘗試做相同的東西,但我的初衷一直沒變,我不是主角,那些設計師、模特兒才是。」

.

這節目很厲害嗎?

蠻厲害的,因為全世界只有四個人在做,Tim Blanks 表示:「(時尚記者)Elsa Klensch 在 CNN 的《Style with Elsa Klensch》很像《魔界奇譚》;(加拿大時裝編輯)Jeanne Beker 在多倫多的時尚節目則走非常大眾化的路線;Marie-Christiane Marek 的《Paris Modes》則是說法文而非英文;再來就是我。1989 年,只有我們四個在秀場後台做訪問,然後超級名模爆紅後(1990),突然,很多人都自稱時尚節目人員,非常非常多人都是假的,他們只想在後台拍模特兒裸體換衣服而已。」

.


#Chapter 3.
若從媒體角度來看待….
.

從什麼時候大家開始說時尚要亡了?

「大家都說 70 年代是電影的黃金時期,因為有《教父》和《現代啟示錄》..等經典名片,而 90 年代則是時尚的黃金末期,當中有很多 Fashion File 所關注的人物開始殞落辭世,或者是像三宅一生那樣離開時尚界。」

是否當代還有像 Fashion File 的媒介?

「沒有,如今每樣東西都有官方的『設定』,每樣都盡善盡美,沒有什麼錯誤的火花會在完美發生。」

誰造成了這個現象?

「當 Tom Ford 1995 年古馳秀造成大轟動後,他很瞭解這方面的遊戲規則,所以他自己頒布了新規則:要訪問設計師一定看完秀才可;Tom Ford 訪問一定要站在這;光線一定要這樣照;一定只能從這角度拍;你只能問三個問題,且他都回答得很好,這規則一出,電視前就是一個無敵上相的明星設計師。然後時尚公關經紀公司 KCD 就把三個問題法則套用在每個設計師身上,那時起,一切就變得很制式。除了 Tom Ford 外,也有像 McQueen 和 Galliano,他們也在玩自己的規則。」(ps. 前者是突然不再接受訪問,後者則是讓大家等了一小時。)

 


#Chapter 4.
作為時尚評論家
.

1. 評論不是意見,不是說超美好喜翻就夠的

我不會去評論它好或不好,我是在引起人們的共鳴。所以,我所寫的一切,都是試著讓讀者身入其境。」

.

「但如今因為人人都有辦法接觸到一切,有人說這點摧毀了評論人的角色,或許他們說的是真的,因為只要把東西放在網路上就會有上千個留言,而評論(criticism)也逐漸被意見(opinion)所取代。」

「評論一直都是帶有點古怪、尖酸刻薄的言外之意,當我在聽唱片時,即便我不喜歡,可我會想,這可是有人花了六個月做出來的,所以我憑什麼討厭它?這是我現在修身養性的假高尚部分,因為我太常覺得專輯很難聽。」

 

2. 所以 Tim Blanks 在忙的是?

「我不做報導(report),因為我不是記者。我個人是覺得事實和知識都會受到直覺影響,可如果你可以講出令人信服的歷史典故是不錯,但你不會想在秀評裡讓人覺得你在賣弄知識。」

那既然他說他不是記者,所以他是?「這問題問得好,這就要回到引起他人共鳴的部分(evocation),我試圖創造一個環境,雖然這招不是每次都管用,可我如果提到背景音樂,那麼這首歌可能就會出現在人們腦海裡,如果我鉅細彌遺地形容模特兒的髮型,那麼大家就會漸漸有不同的觀感畫面。」

「設計師或公關從未對我說過我寫的跟他們靈感詮釋大相逕庭,反而他們比較常說:『我們可以借用你的文嗎?』」

 

3. Tim Blanks 談的是秀(Runway),不是系列(Collection)

「很多人常對我說:『我看了你的秀評覺得好激動,但我之後去看那一季的衣服怎麼會覺得很無聊?』大家一直在講時裝秀正在消亡,但它永遠都會在,因為世上沒有任何一樣東西,真的,沒有任何一樣東西,能夠取代親臨現場的體驗。當然你可以在線上看 Live 或影音,但這就像單看一場盛宴的照片一樣,你感受不到現場的澎湃,也聞不到模特兒香水的味道。」

「我是不會去後台 Showroom 談論有關沒出現在秀上的衣服,設計師想讓我看到的是一場秀,這樣我才能了解這系列。」

 

4. 簡而言之,寫秀評,很像藝術評論

對我來說,時裝秀是娛樂,從某個角度來看,時尚是非常獨特的,因為你看了書評,你可以去買那本書;你看了影評,你可以去看那部電影,但如果你很喜歡某場 Walter van Beirendonck 的秀,不會有人想衝去買他的衣服,時尚評論像是一種意見的工具,它和人們買東西其實沒有太大的關係。

「如果你看了某人寫一篇有關奧地利畫家克林姆 Gustav Klimt 的文章,其文情並茂讓你深深著迷,但你不會就想去買他的畫,或許你讀到有關那件 Dior 洋裝你會覺得很激動,但你買不到,這也是為什麼時尚和其他報導這麼不同的地方。」

 

5. 但這又不像藝術評論

「因為比起其他文化層面來說,時尚的一切都相對非常短暫,你絕不會看到我或 Cathy Horyn 推出名言集,但藝術評論或是電影評論是可以把過往的見解出版成冊的。」


當前年輕設計師的問題?Cathy Horyn:「普遍缺乏歷史知識。」

 

6. 所以上述這些話公關或行銷人員聽到會哭嗎?

「完全不會,因為無論是你買一本書、下載一部電影或是去看一場舞台劇,但這些都比不上投資一件 Dior 洋裝。」

 

7. 論時裝周和社群,Tim Blanks 的觀察

「有一季很有趣,Walter van Beirendonck 是一個很喜歡把社群上的評論融入他設計的設計師,然後他覺得如果一個都不講話的設計師突然侃侃而談也是挺怪的,因為如今任何的激進都會被視作行銷工具,所以是時候像他這樣語出驚人的設計師要閉嘴了,所以他把自己那季取名叫『鴞的低語』(Owls Whisper),Rick Owens 也是有所同感,他們兩位對環境的洞察比起其他設計師還要敏銳許多。」

 

8. 論經典,因為殘缺的回憶讓時尚變得更美

「這點我和 Dries Van Noten 聊過,很有趣,他覺得正是時尚的易逝吸引他,回憶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已不生活在回憶的時代,如今是注意力短缺的時代。

「你可以試著想像一下 John Galliano 1998 年春夏 Dior 的那場高訂秀如果有 Instagram 會怎樣,再看看現在(現任英國《金融時報》時尚評論家)Alex Fury Dior 的著作《Dior: The Collection, 1947-2017》,我到現在還是無法相信那場秀真的存在過,畫面舞台衣服都是讓人窒息的美。」

.

「這是那稍縱即逝吸引人的地方,正如同 Dries Van Noten 說:『它活在人們殘缺的記憶中。』你已無法回到過去改變你對這些事的看法了,我意思是,那些就是全然超凡的事物。」

 

9. 他曾被禁看秀過嗎?

「沒有,我只被要求不要撰寫評論。」然後過去曾發生 Jean Paul Gaultier 事件,「這是很久以前的事(2013 年),他寫信給我說因為我寫了什麼讓傷到了他,還有說他以為我們是朋友之類的。我回信給他解釋為什麼我會寫那樣子寫。之後 Cathy Horyn 打電話給我說:『你看了 WWD 了嗎?』Gaultier 把寫給我的信公開,但版本更刻薄了一點,整個事件就越演越烈,我也覺得很錯愕因為他是時尚界最棒的設計師之一,這件事我也不想再重提。」

 

10. 所以該怎麼向一般人解釋時尚?

「恩… 我的兄弟就是一個很完美的例子,他單純只知道:Armani 就是香水、Versace 被人殺了,Tom Ford 是誰從來沒聽過。我有觀察一些實境節目,像《決戰時裝伸展台》,他們會挖掘優秀的設計師,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範例,時尚界就是你必須專精於所做的事。」

最後,當他被問到有無訪問誰忘了按下錄音鍵的?「有,川久保玲。」

為什麼時裝秀上的衣服總是那麼誇張讓人看不懂?

時尚好難懂?資深時尚記者寫給新手的一篇看秀指南

資料來源:
System Issue No.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