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HION PEOPLE

專訪 W+ 主理人黃一峯 & 鄭逸庠:這個品牌的一切,都是為了年輕世代而打造

髮型師黃一峯(Wind)於八年前開設 Wind Salon,為台灣美髮產業注入新的能量,而在 2020 年的後疫情階段,他選擇重新思考品牌以及自身的地位,他提及,疫情的影響如同大自然的淘汰,疫情後象徵著新開始,他也決定透過全新品牌形象再出發,展示新時代的來臨。

決定重建品牌後,過程中遇見的重重阻礙,讓 Wind 一度打算放棄,離開都市歸隱山林,最終仍被熟識夥伴鄭逸庠(Alex aka 表哥)打動,共同攜手升級已經奠定穩定根基的沙龍品牌,不論是在品牌的形象、店裝,抑或是未來的跨界合作,W+ 將完整體現 Salon 一詞的內涵,除了在此地理髮,品牌超脫大眾對沙龍的想像。W+ 代表著一種新世代的可能,一種無限。


 

Heaven Raven(以下簡稱 HR):感謝你們接受我們的專訪,
兩位最初是怎麼認識的?
從何促成這次合作?
.

Wind(以下簡稱 W):「其實從我還沒當設計師我們就已經認識,當時表哥還在地下街賣飾品,印象深刻的是,他當時店的裝潢跟設計很簡單,沒有昂貴的陳列,我很喜歡他展示的美感。後來每次跟他聊天都給我很多啟發,感覺他跟我有種命定的緣分,會成為我生命中很重要的家人、朋友,陪伴我走很長一段路。」

「因為我家裡沒有什麼哥哥、弟弟,後來每次跟人介紹他時,我都會說他是我表哥,好像一個靠山,在背後支持著我,後來外面的人也就都開始叫他表哥。」

Alex(以下簡稱 A):「自他口中講出表哥這兩字,不管我之後去哪,大家都開始叫我表哥,這綽號也變成我身份的一部分,也給了我信心。」

W:「在不同的人生轉折點,表哥都會突然出現。我們一直都會透過 IG 聯繫,這次因為疫情的關係,他回到台灣,我其實原本沒打算要搬家,只是想單純裝潢。後來想到,品牌快九年了,我想要有些新的改變,於是就跟他提起這個想法。」

「Wind Salon 就是我的一部分,但這八年多的經歷,它應該要有更多意義,不單是屬於我個人而已,而是屬於大家的;當時表哥就開玩笑說,不然乾脆把名字也換掉,我當下立刻答應,他以為我在開玩笑,因為他覺得這品牌花了我這麼長時間,怎麼可能因為一句話就變,但其實他當時講的就是我心裡想做的改變。我想要讓這個品牌變成是屬於大家的。


 

HR:為何選擇改名為 W+,
這名字有什麼含義?
.

A:「之前的店會叫 Wind Salon,因為 Wind 是一峯的英文名,從 2012 年成立至今,我們認為品牌成立八年,也擁有一群團隊,已經不單是在講個人特質,希望能從 Wind 的特質出發,傳達更多東西。」

「但,當我們要思考如何改變,該透過什麼樣的方式,最快的方式就是直接全部換掉,名字、裝潢、搬家等等,其實今天消費者對於品牌的認知,如果能有一些更好的演繹及說明、推出新的觀點都是很好的,而最終,核心還是會在 Wind 身上。」

「一直以來,Wind Salon 除了專業髮藝外,每年也會定期發表,過去也做了很多跨界合作,我們其實已經超過了很多大眾對美髮沙龍的期待,因為 Wind 的特質就是廣結善緣,很多人都很喜歡他,會願意主動貢獻很多資源,跟他撞擊出不同的火花。」開幕當天,W+ 團隊邀請新銳 3D 視覺藝術家黃海恩作為首位合作對象,率先展示以 W+ 為靈感的獨具未來感的影像創作,相關視覺設計正於店上展出至 8 月 13 日。

https://www.instagram.com/p/CC7mFvSgwgH/

「我們先把 Wind Salon 的 Salon 拿掉,把 Wind 留下 W 而已,在 slogan 裡放了藏頭詩(Who Inspires Next Dimensions),字首拼起來就是 WIND,變成品牌的核心;其實 Wind Salon 即將邁入第九年,每一年都在做一些好玩、有趣的合作,所以這次幫他規劃新店,我想合理化這種特質,而這就要回到 Salon 的意涵,以前這詞代表藝術、設計相關人士相互交流的場域,為了體現這概念,我們在 W 後面加個 +,代表未來跟各方有更多加乘,這就是名字的由來。」


 

HR:店裝/場域安排,
設計靈感方向?
.

A:「店內空間方正,沒有多餘的動線安排,維持在一個大家舒服、通透明亮的環境。整體空間我們拿掉很多不必要的東西,完全保留給客人跟設計師,體現出 Wind 的精神;讓人一進門就感到耳目一新,在店裡走動時,在穿越過程中看到一些驚喜,主要是這個空間呼應整個品牌的一個全新定位,品牌的全新升級。」

「他當時說想要一個花園,所以整個內部空間只留下三種元素:金屬、水泥壁面與植物。」

W:「我小時候在眷村長大,當時隨處可見這種早期的老磚,包含這些殘壁,這些水泥最初砌好就長這個樣子,沒有特地修飾,就是用你目前看到素材拼成一個房子。這樣的設計空間對我來說很有安全感,當初設計師問我牆面要刷平或是怎麼處理時,我就想將小時候的眷村記憶在這個空間裡重現,因為對我來說,這代表一種溫度。」


 

HR:比起過去,W+ 會有哪些不同的服務?
店內選用的產品面向也會調整?
.

W:「除了設計師團隊原班人馬都在之外,未來也會繼續擴編,而之後也會新增一個微醺的頭皮養護服務,藉由琴酒,讓顧客可以呈現完全放鬆的狀態,在半睡眠的狀態中完成整個療程。」

A:「在梳理品牌的過程中,專業美髮的東西不能變,頭皮養護服務就是其中之一。順帶一提,我們用的不是普通的琴酒,我們找來全台灣製製造精釀琴酒最厲害的合力酒廠特別製作,裡頭配方除了有很好的清酒基底之外,有台灣傳統的芒果、荔枝,並添加 Wind 本身的DNA ——馬告。」

「大眾對馬告的既定印象,就是像山椒般的香料,葉子有種檸檬的氣息,我們將這股香氣提煉到酒裡,酒聞起來帶有種特別的果香、清香,除此之外,這酒的酒精濃度是 42%,因為 Wind 今年是 42 歲,也等於是酒廠老闆送給他的生日禮物。」

給我來點風琴 Gincredible(非賣品)


 

HR:過去以哪種類型顧客為大宗?
疫情期間大家對於理髮的需求有顯著的變化?
.

W:「其實各行各業都有,當然也包含一些大人物,我們算是幸運,受疫情影響還好,主要客人都是跟著設計師,而且相較於去年,我們今年同期反而還成長。」

「這次的疫情也算是大自然的淘汰,在這種情況下,我也是問自己是否還能有什麼新的東西,如果九年一直都在做一樣的事情,我會覺得自己沒有進步,我選擇此時做一個新的升級,反而會帶動市場。」


 

HR:你以前曾說過,
很早便決定成為美髮產業裡有影響力的人,
有影響力對你來說意義為何?
.

W:「這是我給自己的責任,如果你在五年前問我這問題,我一定答不出來。隨著慢慢成長,漸漸發現自己有一些社會責任,要對一些人、事物負責。如果能成為一個很有影響力的人,也是生命的價值所在。」

「我年輕時候唯一的夢想,就是希望培養很多創作、作品,享受這份工作。但主要還是希望,藉由我的努力提升台灣整體的美髮產業,不論是在美感或是設計面,同時也讓這個品牌擴散出去。」

「以前當助理時,曾遇到一個穿著很規矩的客人,看起來像是在銀行工作,我的設計師當時幫他剪了個龐克頭,我當時有點嚇到,想說他要怎麼走出店門,後來設計師跟他解釋後,客人反而說,那他待會要買新的衣服搭配髮型。」

那是第一次我覺得當髮型師是件很酷的事。設計師給了你什麼,讓你覺得更有自信,並且有更多可能。可能因為這種小小的動作,你生活中所有的東西都為了它改變了,讓你的生活更美好。」


 

HR:泰雅族身份如何形塑你,
或是帶給你什麼樣的意義?
.

W:「我的爸爸是江西人,媽媽是原住民,他們是老夫少妻,其實我小時候我爸不太讓我們提起自己的原民身份。因為大家對原住民的印象較負面,會叫他們山地人、番仔等等,然後會覺得原住民很愛喝酒。」

「我跟江西那邊的文化比較不熟,反倒是小時候每個禮拜都會回新竹外婆家,對當時的我來說,泰雅族的部落是另一個世界,有些老奶奶甚至還有紋面,發現他們不管認不認識,在路上看到都會先叫一聲,才接著問對方名字,我覺得很有趣。這是原住民最可貴的地方,他們跟大自然完全相融,自然每個人相處上也很愉快自然。」

「我的成長、個性會這麼樂天,都仰賴大自然圍繞。平時在城市裡工作,我必須一個禮拜要待在山裏一、兩天,靜靜的坐在那個地方被療癒,我才會有重生的感覺,要不然我會覺得自己快窒息。」

「泰雅族就是獵人,孤獨、喜歡冒險,泰雅兩個字也代表勇敢生活,這就是泰雅人的精神。我發現自己真的流著原住民的血液,個性也有一種獵人的性格,後來我也把自己的漢人名拿掉,改回泰雅名——雷沙達岜斯。」

「泰雅族取名通常沿用祖先的名字,沒有文字符號,只能口傳。我原本小時候名字是泰雅語裡的『猴子』,後來改名叫雷沙,是因為我媽說以前村落裡,有一個人叫雷沙,他對藝術很有天分,大家也都很喜歡他的創作,所以就直接沿用;而我媽的名字是達岜斯,就直接用來當我的姓。」


 

HR:這也是為何你今天同時也幫助泰雅族部落復育傳統祭典?
.

W:「泰雅族是十六族的前三大族,但卻沒有把自己的服飾跟祭典保存下來,一部分也是跟泰雅人的獵人性格有關,比較獨立自我,其實蠻可惜的。」

「其實,我之前連續做了三年泰雅豐收祭,後來發現,沒辦法帶動太多年輕人參與,其實老年人也沒看過祭典真正的原貌,看過的也已經九十幾歲了,做這些事情時有點使不上力;去年停了一年後,我跟自己對話,一個人走進尖石部落的森林裡,當下心裡其實沒有什麼恐懼的感覺,走了幾公里抵達一個瀑布,聽到一個聲音告訴我,叫我要帶給泰雅族的朋友新的東西。」

「收到這個訊息後,我很開心,便決定把泰雅族的年輕人聚集起來。所以在規劃這家店的時候,我同時在籌備一場屬於泰雅族的音樂節,陸續找了 40 位泰雅族歌手,想要重新凝聚這一代的泰雅族人,把我們的傳統找回來。」

「現在部落面臨很多問題,像是人口外流、隔代教養等等,小孩子離開部落去外地唸書,爺爺奶奶離開後他們就不回部落,或是年紀大的人無法耕種,就開始變賣土地,這些事情你不能裝作沒看到,因為它就發生在你生活中,那你就會覺得自己有些責任,想要改變世界,也會希望自己是一個很有能量、影響力的人,才能去改變這件事。

A:「他的生命中一大部分都很認真的在做很多事,像是每年到山上部落去種樹,已經持續第五年了,希望找回泰雅族遺失的文化,他不過就是一個在都市成長做沙龍的人,為什麼要背負這種責任?他不是只是說說而已,而是身體力行,這或許跟 W+ 沒有太大關係,但背後對他來說都是很大的養分。」


 

HR:先前曾經跟 Judy Chou 拍攝體驗一日街友節目,
可否分享最初為何會答應拍攝?
那段經驗讓你學到了什麼?
.

W:「製作單位當時找我們時,問我們有什麼想法,我跟 Judy 的專業在造型這塊,討論後就講到街友這塊,但我希望是透過這個機會能夠更讓大家瞭解他們處境,進而去適時提供協助。其實 70% 的街友是有工作的,30% 是身障人士,所以他們會幫其他人顧家當。」

「在拍攝中實際跟他們聊過後,發現他們其實並不悲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他們不需要我們的同情,他們想要的,只是某天從地板上睡醒,你能對他們微笑打個招呼,就這麼簡單而已,而不是一臉厭惡。因為他無法改變任何事,這就是他們的家、生活。」

「我跟他們一起生活 24 小時,當時跟其中一名街友一起舉路牌時,我就問他夢想是什麼,他說中彩券,他想要用這筆錢幫這群街友安排一個屬於他們的家。我覺得這就是團體生活,唯有在當下才會了解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
「在路上發傳單的時候,我有個有趣的體驗,發現真正會把主動窗戶搖下來拿傳單的人,通常是卡車司機,就是看起來很兇、粗獷的大哥們,像是那些好車的車主就不會搖下車窗,甚至會斜眼看你,或許他們只是擔心自己的安全,我也可以理解。後來在這兩種角色中,我也找到了一種平衡。」

「在路邊舉牌時,那工作會讓你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感。你能想像,有份工作是你要跟別人講話,但是完全沒人要理你,你會覺得自己沒有價值。人們可能用餘光看到你就立刻飄走。你不會跟那些舉牌的人微笑打招呼,你會覺得他們只是一個牌子,如果他們跟你講話,還會有種被打擾的感覺。所以這次的經歷跟體驗,對我來說還是很震撼,然後更有同理心。不論是同志議題還是平權等等,或是街友議題,要講的重點其實就是大家都是人。


 

HR:對於 W+ 的未來,
你們有什麼期待?
.

W:「未來技術面還是會繼續維持,讓 W 後面的這個 + 更有意義。」

A:「其實,初衷講出來很矯情,但我跟 W 的想法一樣。他不是生意人,我也極度感性浪漫,怎麼可能把一個明明可以做生意的商業空間拿去做藝術展覽。這個品牌策劃的一切都是為了新的世代,因為年輕人真的太重要。但現在很多品牌都是秉持這樣的理念。」

「我們希望能夠打造一個環境,讓這些年輕設計師們開心地工作,在這找到他們自己的未來。透過這樣的平台,提出新的議題與每個世代交流。」

 

店面資訊
.

W+
店址:台北市忠孝東路三段 217 巷 1 弄 15 號
營業時間:11:30 – 19:30
聯絡電話:02 2711 5377


Special Thanks to W+ team, Wind Huang, Alex Cheng
Photographed by Aru C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