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HION TALKS

想進入時尚產業工作要讀什麼系?

via GIPHY

十年前因為電影《穿著 Prada 惡魔》以及紀錄片《時尚惡魔的聖經》影響,大家都想進來這個光鮮亮麗的世界,可如果我想進入時尚界工作,我該讀什麼科系,這是一個許多人都想問的問題,但答案往往因人而異,尤其究竟你想在時尚界做什麼?

這是一篇來自英國 i-D 與(聖馬汀所發行的半年刊)1 Granary 合作的系列文章,當中探討了有關「如何當一個時尚好學生?」、「真的有必要砸錢來讀時尚系嗎?」、「大家從聖馬汀畢業後都在做什麼?」…等,可如果你對希臘神話、歌德小說或女性理論研究的熱情不亞於藝術攝影時尚,該如何抉擇?是否進入時尚界,聖馬汀或倫藝大真的就比愛丁堡或曼徹斯特大學還要好?

事實上,這行業沒什麼路徑可循,你在實習中所獲得的實際上跟你在學校所學一樣有幫助,而成功故事往往專注在過程經驗,絕非學位高低,儘管如此,世人普遍仍覺得若在大學沒修個藝術設計的話往往難以在時尚界求得職位。致使 i-D 找到了一些「安慰」的例子,他們各別來自不同背景,或許不能 100% 回答你該讀什麼科系的問題,但能給予迷惘的你一點方向。

Cathy Horyn

Cathy Horyn

一般來說,你會發現作家類型的時尚工作者比較需要學術學位,當初他們選擇時尚可能是因為其內容有趣,殊不知卻一試成主顧,Cathy Horyn 就是個例子;已離開英國《金融時報》男裝時尚評論家 Charlie Porter 則是有申請到聖馬汀時尚新聞學碩士,但負擔不起學費便作罷前去《君子》和《泰晤士報》擔任藝術編輯;而其他像是已故的前義版《Vogue》總編 Franca Sozzani,她在大學讀的是哲學和文學,前英國版《Vogue》總編 Alexandra Shulman 則是主修社會人類學,後者在進入新聞行業前,甚至很跳 tone 的在獨立唱片公司工作過。

也有一些像賈伯斯的輟學案例(Anna Wintour 就是之一),《星期日泰晤士報》風尚版的總編 Lorraine Candy(前英國版《ELLE》總編輯)16 歲就在英國康瓦爾郡週報(The Cornish Times)工作,《AnOther》雜誌前創意總監 David James 在進入時尚前,則先是在愛丁堡的設計公司上班。

Edward Enninful & Carine Roitfeld

Edward Enninful & Carine Roitfeld

而造型師起家的案例也很多,像是當今的英國版《Vogue》總編 Edward Enninful,還有《CR》創辦人(前法國版《Vogue》總編)Carine Roitfeld 以及《LOVE》總編 Katie Grand。

必須提及的是「熱情」,Katie Grand 在 15 歲就知道自己對時尚的熱愛,並開始去夜校學習有關設計技巧(雕塑、珠寶設計..等);Edward Enninful 在上大學途中因自己的造型被星探相中,年僅 18 歲,他半工半讀努力讓自己成為《i-D》雜誌的時尚編輯。

倘若你想進入時尚大品牌工作?這條路沒不那麼難猜,因為他們大部分都是商學院畢業的,像是 Net-a-Porter 總裁 Alison Loehnis,可也有但書,Net-a-Porter 創辦人 Natalie Massenet 就曾經是《WWD》和《Tatler》的編輯。

Ronojoy Dam

Ronojoy Dam

假如我已經選了主修現在有點後悔怎麼辦?其實不要擔心,不妨看看精品電商 Farfetch 品牌創意總監 Ronojoy Dam,他的路相當轉折,先是在劍橋主修英語,然後在知名廣告公司 Bartle Bogle Hegarty 擔任策略專員,接著轉戰 Dazed 雜誌,後來才到了 Farfetch,「我認為我比較像是逆來順受的人,因為說實話,我大學畢業時我一點想法都沒有,曾在就業中心待了一年,打一些零工,感覺都很失落,」從沒接觸過時尚學位的他補充道,「但我一直都很認真工作,我確實有感受到現在年輕人壓力更大、競爭更激烈,可有時這卻帶來不切實際的期待而非好好工作。」

在該篇文中的案例中,努力工作往往成了他們成功的共通關鍵,比起家世背景和學歷,有著企業家宏觀和對時尚的熱情更來得重要,且他們懂得當機會來臨時好好把握。

Rosh Mahtani

Rosh Mahtani

珠寶品牌 Alighieri 的創辦人 Rosh Mahtani 受訪時建議道:「我會推薦你們讀任何你覺得開心的東西,無論那是藝術史或是占星學,如果那能為你帶來熱情,它將會成為你專屬的靈感庫,沒人可以帶走它。」Rosh Mahtani 以但丁的《Divine Comedy》為靈感,每件作品都呼應著不同的詩篇,「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我只知道我想說一個故事,透過寫作、攝影和各種物件,創造一個能結合文學、旅遊和時尚的空間。」

就上述來看,從外界受到時尚吸引而來的他們常將自己的成功歸於這一路走來,其也是種鼓勵,讓上述領導者們能以他們獨特的視野引領著產業,記得他們的曾經,並讓時尚產業的創意更加多元。

而文章作者本人 Elizabeth Gregory 則是歷史系畢業,她說自己 13 歲開始就對時尚保持著熱情,雖是從外人的角度,但很開心讀了歷史系。

Chris Morton

Chris Morton

時尚搜尋平台 Lyst 的創辦人 Chris Morton 則非常感謝其自然科學碩士的背景(他起先是投資公司的投資人),他說:「當我創辦 Lyst 時,我那缺乏時尚教育的背景代表著我的天真,我幾乎把一個錯都犯過了,而其中有幾個引領了我們走向成功。」

Rosh Mahtani 的想法也是一樣,「我很高興我修法文、義大利文還有文學,因為這些文本和時間啟發了 Alighieri 珠寶的小宇宙,我知識上的不足意味著我以非常人性化的方式去接觸媒體和進貨商,讓我無需過度擔心這是否『正確』,其不完美和缺乏正式的訓練或許才讓一切變得與他人更有關聯。」

tenor

雖然每個人的路徑都不同,但若讀到與你有關的成功故事仍是一種慰藉,對作者來說,能成為像 Chris Morton、Rosh Mahtani、Andrew Bolton(大都會博物館時裝學院院長)和 Cathy Horyn 是可能的,而對現在年輕人來說,則是 Lev Tanju(Palace 創辦人)、 Isamaya Ffrench(彩妝藝術家)、Penny Martin(《The Gentlewoman》總編),在所有案例下,無論你讀的是否有關時尚,「努力」絕對是成功的不二法門,帶著真誠和熱情,固定地上呈自己的作品,或許這些才是時尚界所真正要求的。(ps. 請容我們在此補充一聲,如今網路小編(懂得提高點擊和社群 PO 文)跟時尚編輯(能寫出品牌人事物的故事)是有很大區分的,所以仍要回到第一句話的問題,究竟你想要在時尚界做什麼?)

 

tumblr_myskhmuvTC1qg462ao1_500

 

文章翻譯自:https://i-d.vice.com/en_uk/article/gynd97/can-you-work-in-fashion-without-studying-a-fashion-deg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