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生成的虛擬人物或網紅,是否會是未來品牌行銷所向?
你是否也被朋友分享過「Granny Spills」?那是一位一襲粉色裝扮的阿嬤,穿金戴銀的在高檔場合接受訪問,會巧妙地給予觀眾一些當頭棒喝的人生建議,舉凡在有百萬人按讚的影片中,她直言不諱地表示:「花會凋謝,但親愛的,我的 CHANEL 包永遠不會。」
這看似無傷大雅的金句分享,背後卻是由兩位 20 多歲的年輕人運用生成式 AI 做成,望藉此增加點擊,並未來與品牌合作。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AI 生成網紅似乎正大舉襲來?
.
原因是他們的製作成本實在太低了,公司無需支付他們薪水,也不用請造型妝髮,可以做各種不同版本影片,還能直接在線上與粉絲互動,這一切看似完美,可就《Business Insider》的調查發現,相較於 2024 年,品牌其實有意在減少與「AI 網紅」的合作,原因不外乎是,消費者對於其「缺乏真實感」以及「有可能取代人類工作」而感到不安。
儘管如此,「AI 人物」的社群隨著 Veo 3、Sora 2 和 Seedance 的進化普及變得越來越多,「Granny Spills」的幕後創作者之一 Eric Suerez 便告訴《時代》雜誌,「最棒的地方在於,他們可以很自然地說些一般人平常不好意思開口說的話。」他表示,「我認為人們都被奶奶這種一針見血的形式作風所驚艷。」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當初這樣做的原因?Eric Suerez 告訴《時代》雜誌表示,原先在 TikTok 上做街訪內容的他覺得,自己還是會被生成式短影片所影響,「因為最終,品牌只需要輸入兩個指令,就能獲得我們真人投入大量時間所製作出來的影片。」

他遵循著「打不過便加入」的道理,與商業夥伴 Adam Vaserstein,打造屬於自己的 AI 網紅。其工作室已有一系列角色,當中最成功的就屬粉紅阿嬤「Granny Spills」和街訪者 Joey,短短幾週就獲得了百萬粉絲。(ps. 他們拿自己以前的影片來訓練 AI,並請其生成腳本,微調內容後再丟到現成的 AI 模組裡。)
可「Granny Spills」成功獲利了嗎?沒有,Eric Suerez 表示,他們的影片被 TikTok 標示為「非原創」內容,而《時代》詢問 TikTok 官方則得到「影片可能因『非原創、低品質或欺騙性行為』違反社群規定」的回覆。當然,他們沒有放棄,仍試著透過其他平台盈利,並希望透過「粉紅奶奶」未來能接精品或高檔飯店的業配。

「Granny Spills」
行銷公司是怎麼看待虛擬網紅?
.
《時代》雜誌表示,虛擬人物在整個產業仍屬罕見,他們也透過網紅行銷公司 Linqia 進行市調,200 多位行銷人中,有 89% 在 2026 年沒有與數位人物、虛擬偶像或數位複製人合作的打算。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這是一個很新穎的話題,人們很感興趣,但實際運用的部分很少。」Linqia 策略長 Keith Bendes 解釋,「作為非人類(non-human),很顯然你沒親自體驗或嘗試過產品,所以虛擬人物的支持本就存在的不真實感。」

舉凡,以性感打天下的牛仔褲品牌 Guess 在美版《VOGUE》的廣告使用 AI 模特兒,以及 AI 生成的 Tilly Norwood 表示經紀公司有意想簽時,皆引起了業內業外的極大反彈。然而,即便有上述的案例,創作出「粉紅奶奶」的 Adam Vaserstein 仍告訴《時代》表示,「當中有無限可能,因為他們可以做現實幾乎做不到的事…。完全看你的想像力能做到什麼,一切就是自由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