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馬仕柏金包為何會進到藝術拍賣會?要靠那個無師自通的男人 Matt Rubinger
全球二手奢侈手袋市場在過去 15 年內快速擴張,提及精品界的夢幻逸品,愛馬仕(Hermès)的柏金包(Birkin)與凱莉包(Kelly)絕對榜上有名。但這些曾只能私下流通的包款,最初是如何走進拍賣會成全球藏家爭相競標的賣品?背後關鍵人物是一位被譽為「二手鼻祖」(Secondhand Nose)的年輕人 —— Matt Rubinger。

首先, Matt Rubinger 是誰?
(古董/精品轉售平台 1stDibs 的商務總監)
.
就《華盛頓郵報》的資料表示,Matt Rubinger 從高中就開始在 eBay 上買賣各種商品,長年下來,年僅 22 歲,他就加入二手奢侈品交易平台成鑑定顧問,爾後更加入佳士得開啟了精品包的拍賣市場。
說起契機,是有一天,母親在網路上看到一個用糖果紙製成的包包,請他幫忙買下,這件小事開啟了他的新世界 —— 他發現同一款包在不同網站上的價格差異極大,也因此開始研究精品手袋市場,才 16 歲就已是母親朋友圈裡的 Chanel 與 Hermès 的代購。
2000 年初,當時參與二手奢侈品網站 DropShop 的 Stephanie Phair(前 Farfetch 集團總裁)對這位來自康乃狄克州的神祕客戶印象深刻,因為他不僅買了大量的名牌包,還經常寫信建議要如何改善商品列表。「他非常挑剔,會針對商品分類和圖片標註提出具體建議,」Stephanie Phair 回憶道:
「當我發現這個人其實只有 16 歲,而且就是那位一直寫信給客服部時,我簡直嚇壞了。他有談判的智慧,以及不像這年紀會有的沈穩。」
隨著接手的商品越來越貴,Matt Rubinger 明白,這些包不能再被當作「小東西」看待。他開始主動投入研究,鑽研細節,更曾拜訪過修鞋匠,只為學會如何從包包底部的螺栓設計判斷是否為 Hermès 正品。
「有些仿冒品根本在開玩笑。」Matt Rubinger 表示,他能一眼看出比例不對的把手、過於光滑的皮革、廉價的拉鍊…等問題,那些每年不同款式的拉鍊止滑扣、包角蠟邊的磨損痕跡、甚至散發出來的皮革「馬鞍味」,都成了他識別包包年份與真偽的依據。

Matt Rubinger
爾後即使後來上大學(主修歐洲史)仍沒有停止他的「代購事業」。他的宿舍角落堆滿了 Hermès 橘盒,每年收入達 50 萬美元。他父親 Michael Rubinger 表示,直到看到兒子寫給大學申請的入學論文,才真正理解 Matt Rubinger 的專業程度。
「他寫到自己曾經在香港、印尼、歐洲各地買賣手袋,那是我第一次意識到他懂得這麼多,也是第一次明白他真的不是在開玩笑。」
不過,當 Matt Rubinger 提議想休學專心在代購事業上時,父母則一度苦勸:「你的朋友們都還在學校,大學可是你人生中最美好的日子啊。」母親形容「他就像 Milo Minderbinder 一樣」(其借喻小說《第22條軍規》裡那位過於早熟、擅長市場交易的角色)但 Matt Rubinger 心意已決,最終,雙方達成協議:休學一學期,之後回來完成學業。
這段時間,他正式加入 Stephanie Phair 所領導的二手交易平台 Portero,成為負責鑑定的顧問。2007 年,《華盛頓郵報》以〈Portero’s Secondhand Nose〉為題,報導那位年僅 22 歲的 Matt Rubinger 總能第一時間「嗅出」二手精品市場的機會與價值。然而,當多數精品品牌與二手市場仍保持距離、拒絕提供鑑定服務時,Matt Rubinger 的專業成了整個市場少見的保證。
畢業後第一份工作——
進入全球前五大藏品拍賣行 Heritage
並開啟了拍賣行精品包大時代
d.
大學畢業的那年,Matt Rubinger 和許多剛離開校園的年輕人一樣,站在職涯十字路口,他一度考慮申請寶僑(Procter & Gamble)的行銷職缺,但他心繫的是紐約的節奏與商業機會。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命運的轉向來自女友父親的引薦 ── 原本只是出於禮貌的午餐邀約,Matt Rubinger 就這樣坐上了全球前五大收藏品拍賣行 Heritage Auctions 總裁 Greg Rohan 對面,地點在紐約傳奇飯店 The Carlyle Hotel。
原本只是例行公事,但 Greg Rohan 很快發現,眼前的年輕人是一本人型奢侈品百科。
「我立刻知道他是創業家類型,腦子裡充滿了想法和熱情,」Greg Rohan 回憶道。
最終,他聘僱 Matt Rubinger 創立一個全新的「稀有手袋部門」,儘管眼前這位年輕人沒有任何拍賣經驗,Heritage 還開出六位數年薪的優渥條件,前提是每一筆超過一萬美元的包款交易都得經過高層核准。

Matt Rubinger 面對的是一個充斥假貨、品牌不願對二手商品背書的市場,在這個幾乎沒人敢靠近的領域裡,他憑一己之力建立起一套商品分類與鑑定標準,而這些敏銳與細膩,正是拍賣行過去所缺的資產。
論戰績,他的第一場拍賣會在 2011 年 5 月於紐約舉行,總成交金額 85 萬美元,最高價為一只 40 公分的 Bleu de Malte 鱷魚皮柏金包,以 $71,700 美元售出。到了 9 月的拍賣會上,總成交額為 289 萬美元(其中包括 78 只愛馬仕柏金包),當時最受矚目的,是一只九重葛色的鱷魚皮柏金包,原本估價五到六萬美元,最終竟以 $106,250 美元成交。

Matthew Rubinger, Director of Luxury Accessories at Heritage Auctions, holds an Hermes special order Horsehoe 30 cm (12 inches) shiny braise and ultra violet Nilo crocodile Brikin bag with gold hardware at Heritage Auctions on April 7, 2014 in New York. (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STAN HONDA/AFP via Getty Images)
Matt Rubinger 的第一年就做了 $400 萬美元的業績,次年翻倍,2013 年達到 $1,450 萬,預計 2014 年將突破 2,000 萬美元。Heritage 從此設立固定的「手袋與奢侈配件」專場拍賣會,Matt Rubinger 則成為整個奢侈品拍賣市場的關鍵人物,年僅 25 歲的他甚至被《富比士》選為「30 Under 30」之一。

從 Heritage 跳槽到佳士得 Christie’s
.
就在 Matt Rubinger 帶領 Heritage Auctions 將手袋部門推上新高峰的時候,一場即將改寫拍賣市場版圖的「柏金包風暴」正悄悄醞釀中。
Heritage 總裁 Greg Rohan 對他寄予厚望,甚至將辦公室與之隔牆相連以方便交流合作。公司更斥資聘請專業媒體公關、安排國際行程,將 Matt 打造成這個新興拍賣領域的明星。
然而,對於一個從高中就開始創業、在宿舍堆滿柏金包盒子的年輕人來說,「留下來」從來不是唯一選項。於他而言來說,忠誠的對象不再是企業本身,而是自己能創造什麼。
2014 年 5 月 17 日,Matt Rubinger 拿起電話,親自告訴 Greg Rohan,他即將加入全球最大的拍賣行佳士得 Christie’s,並且將帶走兩位核心成員——Rachel Koffsky 和 Caitlin Donovan。他們三人,從此不再回到 Heritage 上班。
而 Heritage 的回應也不是一紙離職信能結束。不到一個月,公司即向紐約州最高法院提起訴訟,對 MattRubinger、Christie’s 及其同事求償 4,000 萬美元,控告違反合約條款與竊取商業機密。
面對媒體追問,Matt Rubinger 選擇保持沈默。Christie’s 則發表聲明反駁:「我們認為訴訟毫無根據,會全力為擴大手袋部門的決策辯護。」這場官司歷時數年,最後雙方選擇和解。

Portrait of Matthew Rubinger, International Director of Handbags and Accessories for Asia at Christie’s, at Christie’s Hong Kong office in Central. 20OCT14 (Photo by Nora Tam/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儘管風波不斷,Matt Rubinger 的跳槽卻無疑為拍賣市場劃出新邊界,他選擇搬到香港,將自己的新戰場轉向亞洲。他表示,隨著市場成熟,手袋已經不再只是「異類商品」,而成為拍賣場上的「正常品項」。Matt Rubinger 在香港短居兩年後,便回到 Christie’s 倫敦辦公室,直到 2022 年轉至 1stDibs 擔任商務總監。
奢侈手袋拍賣於全球崛起
.
「手袋市場終將成熟,成為拍賣場上的『正常品項』。」
幾年後,這句話成為現實。Christie’s 在手袋領域的年銷售額突破 3,660 萬美元、Sotheby’s 也在短短兩年間成長 60%,2023 年以 $3,230 萬美元刷新紀錄。即便是在藝術與古董競爭激烈的拍賣市場,這樣的增幅也顯得格外亮眼。

如今,奢侈手袋不再只是個人收藏品,更成為可預測回報的資產類別。隨著精品每年高過於通膨的漲幅,自 2016 年開始網上便也開始流傳「買包投資」的共識,而當中之最,莫過於來自愛馬仕的柏金包與凱莉包,尤其是一年產量少到不行(或由特定老工匠所製作)的限定款(Push Offer)。

多年資料累積下來,這場手袋競爭也已呈現明確的地理偏好:中東地區偏好亮色系、歐洲偏好中性色與傳統皮革、亞洲則瘋迷稀有皮與迷你尺寸。2024 年,一只鱷魚皮凱莉娃娃包甚至以超過 30 萬美元售出(如下圖),創下新高。

然而熱潮背後,「冷靜」的數據也浮現:2024 年,手袋在 Christie’s 總銷售中僅佔 0.9%,在 Sotheby’s 中也僅佔 0.7%。拍賣行投注大量資源進軍手袋品類,分析師認為是官方似乎有意想藉包包或珠寶引領新一代進入更深的拍賣市場,但這招似乎成效有限。
但無論如何,有一點已成共識 —— Matt Rubinger 開啟了手袋拍賣的時代。他從紐約 Carlyle Hotel 的一場午餐會出發,走到香港市場的開拓現場,改寫的不只是個人職涯,更重塑了奢侈手袋在拍賣世界的定位與價值。
Sources: Forbes, Forbes [2], The Washington Post, Pu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