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HION TALKS

網紅時代已來臨,但所謂的時尚部落格是從何發跡的?

在IG、Facebook這些社群媒體攪混時尚產業之前,曾經有那麼一片淨土,充斥逗人發噱的言論吸引著許多想了解時尚的人,這並非單方向的傳遞時尚要聞,更是能激起世人的討論,這是在《穿著Prada惡魔》前時尚人的討論圈,在世界一窩蜂想變成光鮮亮麗部落客之前…。

fashion blog
《紐約時報》以一篇〈時尚部落格是從哪產生的?〉激起了曾經的回憶,作者Trey Taylor以《Fashion Fags》這個網站為主要案例,它於2007年9月29日誕生(由lolmodelbitch使用者所創),在09年改名為《Fashion》,「你可以在上頭貼些時尚消息、憤世好笑的評論還有Prada的最新系列。」

「和許多平淡的線上論壇崛起的時間差不多,這些討論空間成了如今知名人士和聲音的溫床。」編輯Trey Taylor表示,「即便這個論壇僅風光了四年,但它見證了Bryanboy的發跡、Gucci秀上模特兒Hari Nef從論壇重度使用者成模特兒成演員的過程。它為時尚新聞媒體撲好了道路,為同樣以部落格起家的《Business of Fashion》和發著秀照《Nowfashion》為養分的觀眾打了前鋒。無論是好是壞,它在我們所知的時尚民主化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接續創辦人lolmodelbitch後的版主Kevin Tu則說:「論壇的態度像是人們把想說的說出來,不用去害怕什麼。」

 

12534369_669866946487828_288384960_n
從男模轉戰演藝圈的Marc Sebastian Faiella受訪時說道:「裡面聚滿我見過最尖酸刻薄最好笑的人,已經可以用到無恥來形容,但卻又非常好笑。」那些評論,無論是否在討論他,「都是好笑到你沒時間去生氣。」另一位成員Dana Kruspe回憶道:「其實沒那麼恐怖,大家也沒這麼陰險惡毒。我從中學到了很多事,我所製造的內容就只是人們會喜歡的話題而已。」

套句Bryanboy講過的一句話:「意見就像是屁股,每個人都有一個。」但當中的人卻又是臥虎藏龍。「在論壇的高峰時期,它成了一個博學多聞的平台,讓有著毒舌的時尚粉絲能夠互相指教學習,話題是關於模特兒產業中的新臉孔、時尚廣告評比,還有諸多大牌的歷史故事..等等,如果把對話放大的話都可以成正式教育了,在發表評論見解前,使用者還必須確保他們這主題的知識必須是達到品質標準,不然就會被當中的時尚專家鞭到死。」

Dana Kruspe就時常發一些深度的po文,舉凡像是“非白人”模特兒登上Vogue封面或內頁的比例是多少(2010年是18%),還有哪個品牌的什麼單品雜誌上的出鏡頻率最高(像是Balmain 2010秋冬的金色洋裝就登上過8本國際性雜誌封面)。

螢幕快照 2017-02-06 下午12.30.51

雜誌愛讀_jessica_stam
如果要說台灣有哪個類似平台的話,或許曾經Ptt的Brands或是Top_Models版可以比擬一下,還有《廢柴三少爺》、《雜誌愛讀》、《維克牌牛雜湯》..等等,上述提供了不少像是模特兒的相關知識和廣告評論見解,回想當初的Models.com的排名還有可信度(沒有卡達夏家族,沒有Hadid姐妹花),而美版《Vogue》2007 五月誌封面的幾位模特兒成了眾人最愛的超級名模。

Marc Sebastian Faiella補充說道:「以前大家還會推測哪個模特兒會走哪場秀,會去猜哪首首歌適合什麼牌子用。在Nowfashion出現之前,還會有Blogs上傳秀照給大家止癢,從上面我真的學到好多東西。」在此也感謝上述的部落格曾給予平台供世人一個時尚的入口,甚至能夠傳道解惑(廢柴和維克依舊活躍於線上),不說你不知道,其實台灣這塊時尚沙漠也是有綠洲在的(別忘了還有Gentry)。Hypebeast
遙想十年前,那時候是個日本品牌最為巔峰的日子,所有人都在瘋狂閃電、猿人或是鄰居牌,許多資訊網站也在那個時候開始萌芽。最為人熟知的,莫過於O’logy的誕生,創始人原為PTT街頭版版主,憑一己之力打造出今日的時尚網站,甚至有實體雜誌的出版;另一個成功例子則是香港的Hypebeast,這些都是從小型部落格起家,逐步經營成大型資訊平台。不過隨著社交媒體快速發展,資訊蔓延,如今搶快、搶話題,看圖說故事的模式和莫名其妙的廣編文正侵蝕著閱讀者文化深度,有時,試著多了解一些品牌背後精神,是否比除了哪裡買?賣多少?還來得有價值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