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HION STORY

非一般的富豪與美術館,皮諾的當代藝術收藏中心 Bourse de Commerce-Pinault Collection

疫情中,2021 年巴黎藝文界最振奮的事情,就是法國開雲集團的創辦人皮諾 François Pinault 在巴黎市中心的當代藝術收藏中心(Bourse de Commerce-Pinault Collection)開幕。這個市中心最新開幕的美術館前身是 18 世紀建造的巴黎商業交易所,現在由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設計,加上法國的古蹟修復團隊,企圖成為巴黎市中心的當代藝術指標性的私人美術館。

 

法國的富豪為何會有建造美術館及公開展示自己收藏的想法?
.

Jean-Jacques Aillagon, photo via Pinault Collection

皮諾美術館總經理 Jean-Jacques Aillagon 在訪談中清楚的告訴我們來龍去脈:「博物館或美術館是過去因應民主而產生的發明,歐洲人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收藏,但是藏家們很少對外展示。一直到了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時候,才開始有藝術作品不是某些人獨有財產或特權的想法,偉大的藝術作品應該讓更多人看到,因此博物館和美術館是一種分享的概念,讓大家欣賞藝術作品、讓大家沈思、敬仰⋯⋯。」

「這些作品如果沒有人們觀看,它們只是沒有生命的物件,是人們的觀賞賦予這些作品生命。」

「同理在文化上也是一樣,文化本是一種樂趣,我們覺得某個東西很美、很優雅。但文化同時也是一個社會群體的建設,是透過建立音樂廳、圖書館、出版等等的資訊分享與價值分享,今天商業交易所的皮諾收藏美術館就是在這個分享文明的大建設下,奠定了一塊石頭。」


.

Jean-Jacques Aillagon 同時也表示,會選擇商業交易所,因為這是一棟很獨特的建築,皮諾認為當代藝術不應該在一個沒有個性的白色立方體中展出,而是在現實生活中或在人類歷史的背景下展出,就像威尼斯的格拉西宮 Palazzo Grassi 和海關大樓博物館 Punta della Dogana 都是威尼斯具歷史代表性的建築,如今也是皮諾的當代美術館。(編按:起初,皮諾是想在巴黎郊區的一個島上打造藝術收藏中心,但因官僚怠慢和城市規劃要求導致此計畫在 2005 年作罷,因此轉向威尼斯。)

 

巴黎的商業交易所
.

商業交易所/當代藝術收藏中心

巴黎的商業交易所也是在這樣的概念下被選定,它曾是十八世紀啟蒙時期的建築,是工業革命時期第一座金屬穹頂。2015 年巴黎市長 Anne Hidalgo 將商業交易所推薦給了皮諾,他毫不猶豫的與法國政府承租下來,合約一簽就是 50 年,且此地與羅浮宮和龐畢度博物館僅 10 分鐘的路程。(編按:根據彭博社報導,皮諾一次給付了 1500 萬歐元,外加每年 6 萬歐元年費。)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Bourse de Commerce(@boursedecommerce)分享的貼文

其中光是古建築的修復工程就相當的耗時耗資(1.6 億歐元),包含建築結構與玻璃穹頂全部加強結構安全和替換,半圓形的穹頂由幾千片的玻璃組成,經過時間的淬鍊後,沒有一片玻璃的尺寸是一樣的,幾千片玻璃全部重新量身訂做。

室內的穹頂壁畫修復也是一項大工程(共 24 個人耗費六個月),1,400 平方公尺的畫作於 1889 年完成,恰逢法國的萬國博覽會,內容代表著法國在各大洲的貿易。而團隊修復的同時,整棟建築也在施工,壁畫修復團隊被封鎖在壁畫與建築體間,需要特別將空氣打入建築高層,修復團隊才有辦法呼吸。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Bourse de Commerce(@boursedecommerce)分享的貼文

空間中新的建築則由安藤忠雄操刀,這不是皮諾第一次與安藤忠雄合作,威尼斯的皮諾美術館格拉西宮 Palazzo Grassi 也看得到招牌清水模。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Bourse de Commerce(@boursedecommerce)分享的貼文

安藤忠雄這次也將他最拿手的清水模技術教給法國團隊在地執行。在德法公共電視台 ARTE 的紀錄片中,皮諾對建築空間的一個要求就是地板不要有回音,因為巴黎街頭風情女子踩著高跟鞋叩叩叩的場景,換到美術館裡會讓人皺眉。

 

François Pinault
.

在法國的眾多富豪中,皮諾有非常好的藝術品味,根據彭博社 Billionaires index 所得到的數據,他凈資產估計有 536 億歐元,其藏品包含近 400 位藝術家,共快 10,000 多件作品。於紀錄片的訪談中他說:

「我是一個企業經營者,我很會賺錢沒錯,然後呢?賺那麼多的錢能做什麼?但是藝術就不一樣了,藝術可以改變我們的想法與視野。」

所以他一年花一億八千萬歐元在買藝術作品,他開玩笑的說:「我幾乎每天都在買,只要是能打動我的藝術作品,無論是什麼國籍、膚色的藝術家,只要能說服我,我就會買。」

在開幕展中,瑞士藝術家 Urs Fischer 在圓形大廳中的作品《無題》,用蠟燭複製風格主義的巨型雕塑《強擄薩賓婦女》重現義大利廣場,四散的蠟燭座椅與商業交易所的穹頂壁畫超時空的呼應殖民主義與全球化商業。

雕塑會隨著蠟的融化而有所改變,其也是隱喻著時間的流逝。值得一提的是,展中的每一件藝術品,都是由皮諾所精挑細選。

在一樓最大的展廳中,是從未在歐洲有過大型個展的美國非裔藝術家 David Hammons 個展,藝術家用華麗的洛可可風格與精緻威尼斯慕拉諾水晶燭台打造籃球框架《無題 2000》,反映追求體育表現而忽略人類教育核心價值的脆弱性。展間的最後,藝術家以《Minimum Security》呼應建築空間的殖民與奴隸歷史。而在其他的展間中,如同皮諾所說,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作品,還有原生藝術家的作品收藏。

David Hammons《無題 2000》

這一群鴿子是(把香蕉貼在牆壁上的)義大利藝術家 Maurizio Cattelan 作品《Others》(2011)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Bourse de Commerce(@boursedecommerce)分享的貼文

因此,到巴黎商業交易所看展覽可以有三種不同的收穫:認識到一棟顯為人知的歷史建築,由法國知名建築師 Pierre-Antoine Gatier 仔細修復完成。同時又可以看到當代建築大師安藤忠雄與巴黎年輕建築團隊 NeMLucie Niney 與 Thibault Marca 一起完成在這個圓形建築體內強烈的圓形概念。參觀者的第三個體驗,就是可以在此看到我們當代的藝術作品,法國富豪皮諾精彩的藝術收藏。


Text & Photo by  何桂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