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HION TALKS

時勢所趨?想當時尚編輯,請問你的社群粉絲數有多少呢?

Alexandra Shulman

前英國版《Vogue》主編 Alexandra Shulman via www.standard.co.uk

前英國版《Vogue》主編 Alexandra Shulman 於 2017 年 6 月正式卸下工作職務,如今她的新身份是《Bof》的特約編輯,以自身 25 年的經驗分享觀點,其第一篇作品(於十月刊登)便是〈What Makes a Great Magazine Editor?(暫譯:當一個好的雜誌編輯的條件是?)〉

文章前部分緬懷康泰納仕集團創辦人 Samuel I. Newhouse Jr. 的英明領導(他於2017年10月1日逝世),再來便是時尚雜誌平面轉數位的生態改變,「在所有動盪之中,當一切皆環繞著街頭(還有一頭熱的時裝秀),新任引時尚編輯們(她內文稱時尚守護者),其雜誌記者的身份將會越來越少,更多的會是明星編輯或是有著龐大粉絲關注的角色。」

 

當雜誌編輯還要看人氣?此話怎講?

時尚網站 The Fashion Law 在 9 月時便以〈So You Want To Be An Editor? How Many Followers Do You Have?〉探討相關議題,起因始自美國時尚雜誌界的大變動,《浮華世界》和《Glamour》以及《Elle》的主編雙雙離職(當然,也包括英國版《Vogue》總編和創意總監),「這現象是前所未聞的。」知名媒體顧問 Peter Kreisky 表示,然而,他們的繼任者成了話題重點。

Nina Garcia

Nina Garcia

Nina Garcia

時尚界的知名人士 Nina Garcia(IG 粉絲 43.7 萬)接下了美版《Elle》總編大位,《洛杉磯時報》以「擁有網路親民度(Internet-friendly)」來形容她;赫斯特雜誌總裁 David Carey 也對她的地位和挖掘新秀的才華給予認可,但最主要的,是她除了編輯的身份外的人脈與影響力。

5b72a934bdd7ca53f5db5e040bdee258-38644

Nina Garcia 的名字,毫無疑問是在茫茫人海中辨識度最高的人物之一,這要多虧她長期擔任《決戰時裝伸展台》評審所帶來的關注以及她善用社群將生活和工作變成個人品牌所致。當提到 Nina Garcia 的新職位,赫斯特雜誌集團首席內容總監 Joanna Coles 表示,「她很了解『跨平台(multi-platform)』的世界且是少數早期擁抱這個舞台並成為時尚 influencer 之一,她個人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力,進而將她的活力和獨特的美感帶給《Elle》,一個她早已熟稔的品牌。」

 

 

Edward Enninful

若說要其他案例?接下英國版《Vogue》總編的 Edward Enninful,其粉絲人數甚至高於 Nina Garcia 達到 64.8 萬(連他的寵物 Ru @ruenninful 也超過 12,000),引用 The Fashion Law 的論點:「如今,身為一個編輯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替平台帶來能見度。」換言之,於公於私,他們都能為雜誌帶來關注。

ruenninful

 

但我們有義務要提醒世人,雜誌編輯能力的重要性

產業毫無疑問都在小心尋找能刺激銷量的方式,是,個人品牌社群上的經營(或許?)成了編輯必須要有的能力,畢竟 Fashionista 去年五月的文章〈How Social Media Can Help You Get a Job in Fashion〉講明:「若你不願意將你寶貴的時間花在建立個人品牌上,你可能會處於劣勢。」赫斯特集團的 Joanna Coles 也告訴《洛杉磯時報》表示:「這會有著加分作用。」但身為一個雜誌編輯你還有更重要的責任。

Cara-Delevingne-fronts-the-issue-and-delivers-her-best-cover-for-UK-Vogue-yet

站在 Alexandra Shulman 的角度 — 經歷:時尚紙本雜誌 25 年總編輯,「雖然數位環境讓平面雜誌難以招架,但這並不代表雜誌品牌不再需要『真正懂編輯』的編輯,他們願拋頭顱灑熱血只為呈現好的事物,畢竟若是雜誌變成隨處都可找到的故事、像網站一味的只追求點閱、報導受歡迎的明星根本一點意義都沒有。雜誌是需要原創事物,對真實感的認同,主要是說,這些人仍想創造出發人省思的時尚大片和文章。」

 

「在 Vogue 時,每當我們已絞盡腦汁的最後備案就是盤點,像是 100 名英國最酷的人物或是最佳衣著,這樣把人物聚在一起很簡單,也能達到及時的宣傳效果,可是這每個人都做的到,那不是讓雜誌得到尊敬的故事,也不是能啟發別人的攝影和專題,這些聲譽、靈感和經典是雜誌的力量來源,也能藉此吸引廣告商。」

 

她在這篇文章當中提及了幾個重要的論點:

1. 在網路上呈現的內容必須要能真實反映雜誌所呈現的價值,如同實體店面和電商是如何互補,數位和平面也是一樣的;
2. 一場活動的報導,你該如何讓觀眾感覺到你與其他一般雜誌的不同;
3. 將內容轉移的能力顯得格外重要,有句諺語說別把嬰兒連同洗澡水一起倒掉(意思是把壞東西丟掉的時,要小心不要連好東西一起丟了)。

上述些論點讓人聯想到知名資訊平台《一条》創辦人徐滬生在《明報》的訪問,「(在網路這樣做,)周邊的人覺得會死,因為互聯網就是屌絲嘛,網絡就是充斥搞笑、娛樂這些很碎化片的東西,我們當時有一個口號是︰碎片化不等於低質,碎片化也可以高品質。」做網路不代表該放棄原先做雜誌的本質,如 Alexandra Shulman 結論道,「數位或許是未來,但沒有了雜誌的核心價值滋養,這些也只會慢慢變成過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