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HION PEOPLE

Frédéric Sanchez – 秀場音樂設計師的奧妙

秀場混音師Frédéric Sanchez

秀場混音師Frédéric Sanchez

「我發覺我的工作最有趣的地方,就是設計師願意讓我進入他們的世界。對創作者來說,讓他人來表達自己的情緒絕對不是件容易事,只有帶著信任和尊重才能度過難關。我喜歡音樂的地方是它是一個媒介,帶著抽象的特質但人們又都能理解,還可以在腦海中產生屬於自己的畫面。」

1988年,Frédéric Sanchez的第一場時裝秀秀樂,與時尚隱形人Martin Margiela合作,場面的特殊,除了蒙著臉的模特兒,滿地踩著紅漆的忍著鞋印,還有就是Frédéric Sanchez在後台放置的麥克風正播送著幕後所發生的一舉一動。為了呼應Margiela的特立獨行,Frédéric Sanchez用錄音帶取代了混音,用剪輯電影的方式來製作配樂。

20多年過去了,巴黎長大的Frédéric Sanchez已是Prada、Miu Miu、Marc Jacobs、Comme des Garçons..等多個品牌的長期合作對象。已為極簡大師的他,對於「音景(Soundscape)」的概念酷愛不已,「彷彿在秀場上你沒注意到的某個層面,但或許幾個小時後,你又會突然想起來。就像香水停留在衣服一樣,聲音卻比畫面來的更豐富許多,如果有五個人在聽同個聲音,他們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見解,這就是我喜歡聲音的地方。」

音樂開啟了Frédéric Sanchez通往時尚的大門,從小便對Joy Division和New Order樂團酷愛不已,其專輯封面的設計者便是平面藝術家Peter Saville。在大學休學後,起先在戲院和歌劇院工作,而後成了時尚公關Michèle Montagne的助理,他回想:「那裡的環境聚集了所有創意能人,當時Michèle Montagne和Martine Sitbon合作(現為Rue du Mail的創意總監),她已快成為Chole的創意總監,其丈夫Marc Ascoli則是山本耀司的藝術指導。….而幾個月後,我理解到公共關係並非我的領域,因為我常在辦公室裡放音樂,有一次Martine對自己的配樂有所疑問,Michèle就對她說:『去問Frédéric吧,他很懂音樂。』然後她對我展示她的作品,我提供結合了許多專輯和點子,並想著說:『或許我能在這方面做點什麼。』」

為求精準完美,一個配樂的創作過程,需耗費將近40個鐘頭,還必須加上與設計師3~4次的會面。其工作室超過100個隨身碟,內涵多種音樂,起初從每天往唱片行“購物”,到現在Amazon和Ebay無間斷的下手,「我一直都在買專輯、電影和書,幾乎每天都在買,我常在看關於 “實驗性音樂” 的東西,從50年代、60年代到70年代,遇到看到不懂的便上網查,然後藉由藝術家了解另一個藝術家,突然間你的世界就變得更廣闊了。」

但工作上,Frédéric不認為自己是DJ、唱片商或是混音員,「我所做的是時尚,聲音的時尚。」他自詡為「Sound Illustrator」或許是因為從小看著祖父聽西班牙電台不知不覺地被影響,「我爺爺無法回到西班牙,那些音樂電台能讓他夢見他故鄉老家。」

與品牌的合作,首先從配樂的基礎著手,達成共識後向外延伸,「我們會從系列和造型來製作配樂,而妝髮、你想要模特兒所呈現的態度和場地,這些事物都是會影響配樂的重要元素。」但每個品牌不一,「像是和老顧客Miuccia Prada的話,通常會從奇妙的對話展開,我們聊衣服、時裝甚至政治和社會現象。但和川久保玲,她不會說什麼,她會藉由作品來和我溝通,像是2015春夏的秀,她簡單的給我一個開頭 “紅色”。」

而在時尚界所學到的事物,「你一定要會變通,最好是要快和適應力強。如果是舞台劇或是電影,你有大概八個月去準備,但在時尚界,沒有演練的機會,一切有點像是奇蹟使然。」因為自己對「獨特性」的堅持,曾經在幾乎快完成Louis Vuitton(by Marc Jacobs)配樂的前一天,發現和Gucci「撞音」,隔天便將配樂全部換掉,甚至在Marni的秀上發生過機器故障的慘劇發生。

因為音樂版權的關係,通常網路上所呈現的時尚秀影片已被二度編輯,唯獨現場觀看和Live直播才有辦法感受,「人們在網路上所聽到的並非現場所感受到的,在那個大空間中,和螢幕上的感覺又是不同,致使我在網上搜尋我的作品時,都希望我能多做點什麼,像是替從螢幕體驗時裝秀的人著想這點,我覺得能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http://fredericsanche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