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FACTS

拒當廉價製造的垃圾,Trippen的貴亦有道

我們已多久沒有近距離欣賞一雙鞋和一件衣服是如何精心被製作?這是許多時裝設計師像Dries Van NotenJonathan Anderson都在擔心的事,他們對於工藝的重視展現在品牌身上,對不相信物美價廉的德國人也是,其對鞋的重視衍生出了Trippen,它在柏林圍牆倒塌後的時代出生,創辦人認為這裡需要一雙「聰明的鞋子」,這個聰明注入了對員工和環保的重視,整雙鞋(鞋底與皮革)幾乎是以工匠一手完成。Heaven Raven此番與Trippen合作,在這用心被逐漸世人忽視的時代裡,Trippen對鞋的講究值得一一說明:

 

從廢棄品重生,Trippen在木屐上找到設計靈感

1991年,兩位創辦人Michael Oehler與Angela Spieth在參觀一間製作鞋底的老舊工廠時,意外發現了棄置無用的70年代木製鞋底,這是所有Trippen的開端。

02_collection
在貧困與戰後時期,工廠製作的都是木頭鞋,這些原屬於窮人的靴子、勞工的鞋子、整型外科用涼鞋,但是Angela Spieth與Michael Oehler卻反其道而行,在經過一個月反覆的試驗後,在德國手工藝廊裡獻出第一代Trippen的十二種鞋款,其成果獨具作風且十分成功,並受到時尚設計師青睞訂購於發表會上使用。

Strahl 為 Trippen的創始設計之一,係於 1992 年在柏林的藝廊初次面世。以處女木 (virgin wood) 製作而成,利用木雕搭配天然的厚實皮革,展現 Trippen 擅長結合傳統手工藝與工業專門技術的長處。

Strahl 為 Trippen的創始設計之一,係於 1992 年在柏林的藝廊初次面世。以處女木 (virgin wood) 製作而成,利用木雕搭配天然的厚實皮革,展現 Trippen 擅長結合傳統手工藝與工業專門技術的長處。

一直以來,兩位創辦人都是以雙足的解剖結構做為出發點,他們認為大自然就是一種設計,不需要逆向設計,只需要順著自然的思路理出解決方案即可。而品牌名字的由來則是在當時慕尼黑鞋展中,取用了目錄裡中世紀木屐之名,Trippen,固成為品牌的象徵。

 

拒絕成為廉價製品,堅持製造好鞋

05_gds_grau
Michael Oehler原是訂製鞋師傅,80年代起就致力研發符合人體工學的合腳鞋,在他心中,鞋子的意義與功能是永無止境的探索旅程。年輕時的一次健行,解放了他的思緒,Michael 意識到鞋子功能和神奇之處,如果不能讓人穿上行走發揮功用,何以能稱之為鞋?他心中的夢想逐漸萌芽,即便申請藝術大學遭拒,但憑藉毅力和熱情去向鞋匠請願,從基礎和原料開始學起;在1987年,完全通過工匠測驗後,開始替劇場與影片或眼光獨特的顧客製作客製化的鞋子,甚至因此受邀柏林藝術大學的設計課座講師。

另位創辦人Angela Spieth原是在德國柏林大學主修時尚設計,離開學校後,她選擇到德國製鞋工廠Bama實習累積實務經驗,經過三年的訓練後成為非正式學徒,在鞋子展示會上,她想跳脫大眾市場的內心讓她離開了Bama,並且選擇與Michael Oehler合作。

某一天,Spieth看到一雙成本不到30元台幣且標示「越南製造」的便宜鞋子時,發現報酬真是少得可憐,那一刻,她知道自己必須逃離大眾市場的致命邏輯思考:創新設計、仿製、量產,最後變成垃圾。這是一項從未曾改變的輪轉,更是毫無意義破壞資源的惡性循環。

 

環保先驅,Trippen不只做鞋還重視環境

重視環保是trippen最堅持的原則之一,鞋面上,Trippen每一塊皮革都採100%植物鞣革處理(與Mansur Gavriel一樣);受70年代嬉皮追求自然的影響,製鞋的皮革都使用天然汁液為染劑,除避化學染劑對身體的傷害外,更重要的是染製過程不會產生破壞自然環境的廢料,而鞣革的天然色彩,在經過光線、溫度等時間的淬煉後,便會漸漸褪變成大地色系,成為Trippen鞋款極為獨特的一點,也是Trippen對環境保護的責任與堅持。

Trippen Produktion Zehdenick

Trippen Produktion Zehdenick

技法上,著重依靠車縫來接合鞋面與鞋底,不僅節約黏著劑的使用量,更利於鞋子的維修及回收再利用,演變至今,這個需要耗時手工製造的細節,卻也成為Trippen最鮮明的品牌特徵。值得一提的是,Trippen的鞋底特別重視鞋子的使用壽命,且皆使用環保資源,由於橡膠具有可回收、耐用、彈力等特性,以及多樣化設計的特質,也利於回收更換。

 

非賺錢至上,品牌遵循著人道主義

在產業有許多杯盤狼藉的血汗工廠聲浪中,Trippen在創業之初就遵循著善待員工的守則。早期德國的製鞋業並沒有人關心環保議題,甚至不當生產方式或廉價勞工等問題,也都遭到漠視。

Trippen Produktion Zehdenick

Trippen Produktion Zehdenick

品牌成立時的工作室有二十幾位工匠,一年可以生產20,000雙木屐鞋;隨著市場規模日益擴大,在1998年決定建造自己的工廠,廠址原是在柏林圍牆倒塌時被迫歇業的製鞋廠,Trippen接手改造後很快便招募到足夠員工,展開生產作業。現在他們一年可生產約60,000雙鞋子。Angela Spieth就在受訪時說道:「Trippen 使命的動力,且已具體實現於系列設計中,永續性與社會責任是企業的內部價值,也是過程的基礎-以追求完美的態度進行監督,並存於設計師的責任中。所有必要支出均是為了進一步發展該過程,並提升優秀作品的價值,而且最後一切都會傳到消費者手中,因此,鞋子不僅是大量生產的作品,更是無可比擬的設計商品。」

 

奢侈不是貴,而是貨真價實

對 Trippen 而言,在製鞋業中,鞋子本身才是賣點。雖然同樣是奢侈皮鞋,但奢侈的定義卻不盡相同。

「奢華即是製作真實的產品,雖偶有瑕疵,但生命不正是如此…不應以虛偽不實遮覆其上。」— Michael Oehler

Karin Hoffmann, Trippen Produktion Zehdenick

Karin Hoffmann, Trippen Produktion Zehdenick

兩位創辦人認為,真正奢侈的皮鞋,必須採用頂級、經傳統工法染色且具備特定品質的特選歐洲皮革製成,上面顯現的,應該是天然的斑點、抓痕、瑕疵,而非虛飾浮華的鮮艷色彩,Trippen將此種毫不掩飾、反映出生命與自然的樣貌,定義為真正的奢侈。

Trippen Produktion Zehdenick

Trippen Produktion Zehdenick

相反地,我們所看到所擁有光滑平整表面的皮鞋,是因為在鞋子外表鋪一層聚氨酯軟質泡沫材料(業界慣用作法),瑕疵被掩飾了,鞋子也變得硬挺,而且製作產地是在差強人意中的環境組裝製造,卻因行銷手法以天價售出,更衍生出不合理工資問題,以此方式製作皮鞋,根本無法稱之為奢侈。

 

亞洲第一站,竟然選擇日本&台灣

1995年春天,在巴黎舉辦的「工坊時尚展 (Workshops fashion fair) 中,Trippen的攤位前門可羅雀,可在最後一天,終於有間巴黎的鞋店下了訂單,並在之後連續兩季陳列Trippen的鞋子。然而,展示在這一間巴黎商店櫥窗中的商品,十分受前衛時尚界的喜愛,包括Yohji Yamamoto、Barbara Bui、Perry Ellis,藉此Trippen成功打入國際設計師的領域,尤其是日本市場。

日本的代理商與時尚界人士,對這對來自德國的雙人組合深感興趣。隔年,Trippen進口了不到六百雙鞋至日本,數量雖少,但已足夠在東京與大阪的主要鞋店中各陳列至少一雙鞋,此舉讓Trippen在日本獲得更高的知名度。而早期在巴黎,有一位Trippen鞋子的愛好者是一間日本貿易公司的總裁,他提議由他為Angela Spieth與Michael Oehler在日本經銷Trippen的鞋底,於是Spieth與Oehler立即飛到東京探察可能的地點。該日本總裁亦於 1997年來到柏林,雙方迅速、輕鬆地達成協商結論,當總裁表示:「您們的任何要求都沒問題…」時,Spieth 與 Oehler 立即答覆:「我們希望在日本開十家店!」

日本的第一家Trippen於1997年9月於東京順利開幕,各項大小細節都是由Angela Spieth親自計畫與監督;隔年,相繼在東京、名古屋、大阪和臺北相繼展店。在亞洲市場,Trippen的營業額是占了極大的比例,Trippen的蟑螂鞋迅速成為台灣的招牌,更在台北、台中開設鞋子專賣店。

 

義大利原產,高級訂製工藝水平

Angela Spieth認為,利用龐大行銷預算營造虛飾魅力的次級產品已死,並預言具珍奇、費工、精密與耗時等特點的手工製品,將成為21世紀的奢侈品。此種朝向手工創作的轉變,是一種進入科技進步後,展現對更遠古、更簡樸時代之懷舊情懷之現代文化的文化趨勢,以及對出色品質的成熟認知。抱持著這樣的心態她,遇見了想以高品質、節省物質與符合環保的手工製造為理念的Michael Oehler。

Besohlen, Christopher Wöhl-Bier,

Besohlen, Christopher Wöhl-Bier,

每雙鞋子的製作幾乎都靠工匠們的雙手完成,機械只是輔助的角色,每塊皮革的染製、裁剪、塑型,鞋身與鞋底的縫合,甚至鞋盒的組裝,都是手工精製,無法經由機器量產;至今所有產品仍是在德國境內與義大利製成。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標和品質,已換過數次工廠和合作夥伴,對於每雙鞋的鞋底和皮革他都有一定的工藝水平。

Valerie Klein, Aufleisten, Trippen Produktion Zehdenick

Valerie Klein, Aufleisten, Trippen Produktion Zehdenick

皮革是Trippen發展設計最重要的元素,對於皮革呈現出的質感與顏色更是不斷追求變化,目前共有35種不同的皮質素材,且每年持續增加中,每種皮質再染成不同的顏色,使得Trippen的鞋款變化多端相貌萬千。

 

平常看不到的鞋底竟然是設計重點!?

「我們的設計始終以主要功能為基礎:回歸鞋子本身。」— Angela Spieth

已經典鞋底Closed為例,它是在木屐鞋之後發表的第一個鞋底系列,也是Trippen熟知的蟑螂鞋、洞洞鞋鞋底。其特殊製法,先把軟木打成泥然後重新注模塑形,接著在腳底的接觸面貼合一層柔軟的皮革,經過幾次後,人體的溫濕度會將鞋墊局部軟化,把我們的腳掌貼印在鞋墊上,形同記憶每個穿著者的腳型,變成了每個人專屬的鞋墊,提供最大的彈性與吸震能力。如今已歷經20多個年頭,仍是Trippen最暢銷的鞋底之一。

picmonkey-collage-%e6%8b%b7%e8%b2%9d

重視創新的設計、人性化的舒適,以及鞋款本身的耐穿持久性,是Trippen最重要的訴求。除了它的經典外,也強調了Trippen在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上的關注,將靈感元素結構成一雙雙富有幾何線條,充滿新潮創意的立體藝品;加上像襪子般柔軟的皮革,使穿著上的舒適感,就如同光腳走路般。

Trippen Produktion Zehdenick

Trippen Produktion Zehdenick

 

不好穿、不能走就不能稱作是鞋

「簡單、清楚與直接…我們不願意以更高的售價支付行銷預算,我們希望產品的特色能不言自明,且顧客可付費購買物有所值的產品。這個來自 50 年代的概念雖然老派,但依舊管用…」

Trippen只拍攝過三次廣告,僅詳細介紹了鞋子的吸震特性、預先製模內底,以及原生木頭鞋底如何讓足部「自在呼吸」。品牌遵循著去除過度廣告、刪去不必要部分,僅留下必要物質的方針,專注於健全設計並加入少量的龐克與諷刺性,將鞋業帶回初衷,回歸至鞋子本身。因為對Trippen而言,鞋子才是主角,媒體、活動甚至商店,都是鞋子的陪襯品,不應該反其道而行。

即便在景氣不好時,對Trippen影響也是不顯著,Angela表示:「因為 Trippen 一直是屬於擁有特定客群的產品。由於消費者在經濟不景氣時,特別希望購買特殊的鞋款,使過去一直在產品系列中採用 Trippen 鞋款的商店,現在也能享受到滿意的銷售數字,慶幸Trippen鞋子的獨立設計、高級品質、高度功能性、舒適度與實在價格,終於讓 Trippen 的概念開花結果。」

 

職人精神引來三宅一生合作

為更進一步講求舒適感,甚至希望做到像是光著腳走路的感覺,設計師先光腳踩在黏土裡把腳型壓印出來,再將這個模型輸入電腦計算出最貼合的曲線,最後產生腳跟與腳掌兩個杯狀的鞋底,所以命名為Cup,Cup系列的部分設計經知名日本設計品牌精心挑選後,納入Trippen專為三宅一生(Issey Miyake)設計的系列中。

 

小趣聞:

在 1999 年,一位義大利市場的知名代理人,主動提出想要銷售 Trippen 鞋子的意願,此項提議完美得讓 Angela Spieth 與 Michael Oehler 立刻同意接受,但是,在經過一季後, Trippen 鞋子雖然在義大利大熱賣,卻不是由該代理商持續供貨的商店賣出,所以 Angela Spieth 與 Michael Oehler 要求與義大利代理商會面,討論雙方是否應繼續合作。當 Angela Spieth 與 Michael Oehler 提出「要丟銅板決定嗎」,無論是因為過於驚訝或太驕傲,代理商居然亦贊同使用此方式,結果因代理商猜錯而順利終止該合作。「這個解決方式聽起來很不尋常嗎?對我們來說並不會,當爭論的正反兩面都顯得合理時,就丟銅板決定。到目前為止,一直進行得很順利。」

dah_9052

Trippen在台灣已深耕20餘年,重新改裝後的Trippen光復概念店主打包浩斯風格,除了為台灣帶來原汁原味的品牌氛圍,也強調品牌對細節的重視。

此外Trippen店舖設計也相當值得一提,全球統一的白色牆壁、附帶照明鞋箱,以及高度恰到好處的降低平台。如同前面所述,Trippen的理念正是把鞋子當做藝術品看待,獨立的展示格最能讓產品清楚呈現,而地面平台則是可以讓顧客以穿著的角度去觀賞設計;此外每間店的地板,都是手工燒製的特製磁磚組成,磁磚上有著Trippen引以為傲第一季鞋款的浮雕圖案,踩在上頭就像完整瀏覽過品牌成長歷史。創辦人Oehler表示,品牌剛成立時顧客經過都會露出「這是商店還是shoowroom?」的疑惑表情,畢竟店裡永遠只有擺設單隻腳以及沒有價格、尺寸的顯示,他都會親切的招呼他們:「歡迎,請進來試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