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FACTS

Maison Martin Margiela:十大真相

08tmag-margiela-slide-6YI1-jumbo

2008 年,《T Magazine》在 Martin Margiela 專題上寫道:「儘管過了 20 年,Martin Margiela 仍是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角色,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設計師仍透過他的經典來尋找靈感。」這句話在 Marc Jacobs 2008 春夏被 Suzy Menkes 點名有所借鏡意味時更顯得意義非凡,尤其當 Marc Jacobs 說:「任何意識到當代生活的人都會受到 Comme des Garçons 和 Martin Margiela 的影響。」

延伸閱讀:
直擊巴黎 Martin Margiela 展,難以想像究竟還有什麼設計不是他先做的?
直擊巴黎 Martin Margiela 展,這些概念講不出來千萬別說最愛品牌是 MMM
.

作為巴黎裝置藝術首席策展 Marie-Sophie Carron de la Carrière ,她形容Martin Margiela 的作品是藝術,「只不過被誤稱作服裝。」在 20 世紀末期,「他們」用 10 幾年的時間試圖推翻時尚界那惡質的精英主義和拜物主義,三十年了,世人依舊受到 Maison Martin Margiela 的影響:

.
Maison Martin Margiela 1996 S/S

Maison Martin Margiela 1996 S/S

 

1. 相見,恨晚

「你太年輕了,你未曾感親身經歷過那詩意盎然的感覺,當親眼看到或是穿上他的服裝時,腎上腺素的傳遞不是從血液而來。我懷念這一切,無時無刻不是如此,我現在所說的是有關概念和令人驚豔的美感,比起用系列來形容,他的秀傳達的更是意念或是群體意識,他所描繪的時尚與我形影不離,當穿上其系列無需偽裝,你能坦然的做自己。」—  Linda Loppa

(ps. Linda Loppa,現任 Polimoda 義大利服裝設計暨時尚管理學院院長,在這之前,她是前安特惠普皇家藝術學院主任(1982-2007),是 Martin Margiela 與安特惠普六君子的教授和學姊,她在 1982 年接下系主任一職,值得一提的是,她曾透過報導聲明,「我沒教過 Martin Margiela。」)

 

2. Martin,Margiela 

76d54d4b9031da36ea2f3bf6df784f0d--maison-martin-margiela-the-face

這是我們所能知道的 Martin Margiela。他 1957 年出生在比利時林堡 Limbourg。18 歲時,他搬到了安特惠普,就讀皇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 of Fine Arts)畢業於 1980 年;1983 年,當 Martin Margiela 參加金梭獎(Canette d’or)時,這場比賽為他開啟了許多扇門,在 1984 年至 1987 年這段時間他前去擔任(曾擔任評審的)Jean Paul Gaultier 助理。

回到當初,「我看電視新聞,上面內容出現 Rabanne 和 Courreges 的衣服,我看到那設計頓時心想,好美,有人正在做我想做的事,Courreges 的露趾靴證明了這點,當我看到全新的事物仍會覺得怦然心動。」Martin Margiela 在 80 年代接受《SPHERE》採訪時回憶道。

Jean Paul Gaultier 1993 年曾告訴《紐約時報》:「我對 Martin 說我不需要設計助理,然後他回我:『我不在乎,我也可以當你的秘書。』之後他負責了商業系列,我當時已見識到他的能耐,我對他說,你在這兒做什麼?你大可做出非凡之舉。」

Jean Paul Gaultier 1993 年曾告訴《紐約時報》:「我對 Martin 說我不需要設計助理,然後他回我:『我不在乎,我也可以當你的秘書。』之後他負責了商業系列,我當時已見識到他的能耐,我對他說,你在這兒做什麼?你大可做出非凡之舉。」

Martin Margiela 與品牌共同創辦人 Jenny Meirens。她回憶起初次見面說:「當與他相處幾分鐘後,我知道有個非常有才華的人站在我面前,而且我們將一起做一件壯舉,我當時野心勃勃,而他也是。」

Martin Margiela 與品牌共同創辦人 Jenny Meirens。她回憶起初次見面說:「當與他相處幾分鐘後,我知道有個非常有才華的人站在我面前,而且我們將一起做一件壯舉,我當時野心勃勃,而他也是。」

「你可以想像,如果你對 Martin 一無所知,他可能聽起來像是一個反社會、冷酷無情的人,可事實完全不是這樣。他是相當敏銳且充滿熱情的人。」根據曼哈頓知名選貨店 The Showroom 主理人 Stella Ishii 曾表示。許多採購和編輯都曾看過 Martin Margiela,甚至常在台下認出他來,事實上,他在 1994 年才真正在大眾眼前消失,就 Stella Ishii 回憶道,Martin Margiela 會在 Showroom 用熱情和聰慧來講解服裝系列,甚至展現其做工技法,而在後台,他則親力親為打理所有的造型。

Maison Martin Margiela Office

Maison Martin Margiela Office

 

3. 曝光,不再

許多時尚圈人士都尊重他想避世的精神,如同當《MASTERMIND》雜誌編輯詢問(當時還正在拍攝的)紀錄片《We Margiela》導演 Menna Meijer Davidson 能否受訪時,她給予的回應是:「沈默是會傳染的。」

Jenny Meirens:「起初前十年非常的艱困,撇除經濟問題的話我們真的做到了,起初衣服沒有賣得很好... 我想,『先堅持下去,保持相同的策略,最後會得到回報的,』Martin 選擇不出現在公眾場合,對他來說這樣比較舒服,更能專注在工作上,也能增添一些神秘感。」

Jenny Meirens:「起初前十年非常的艱困,撇除經濟因素我們真的挺成功的,起初衣服沒有賣得很好… 我心想『先努力撐下去,保持相同的策略,最後會得到回報的,』Martin 選擇不出現在公眾場合,對他來說這樣比較舒服,更能專注在工作上。」

倫敦聖馬汀時尚歷史系主任 Alistair O’Neill  在接受《Icon Magazine》訪問時表示:「時尚產業是建立在神話之上,記者對 Margiela 尊敬出自於他們的信仰,以及想維持其神話和神秘的誘惑。」

安特惠普 MoMu 博物館藝術總監 Kaat Debo

安特惠普 MoMu 博物館藝術總監 Kaat Debo

這份關係得到了每個人的支持,安特惠普 MoMu 博物館藝術總監 Kaat Debo 曾對此結論道,世上只有一個人有這能耐能夠揭露真正的 Martin Margiela,「如果未來 Martin Margiela 想要重出江湖,也只有他一個人能決定是否要這樣做。」

Maison Martin Margiela spring/summer 2009, Photo by Marina Faust for i-D

Maison Martin Margiela spring/summer 2009, Photo by Marina Faust for i-D

當現任《AnOther》雜誌總編 Susannah Frankel 還是英國《獨立報》記者時,她曾寫道:「據說,在時尚界,Martin Margiela 拒絕與媒體合作的部分原因是曝光所引發的混亂或是過度曝光會對設計師產生不好的影響,特別是 Jean Paul Gaultier 後來曾告訴過記者,當 Christian Dior 在尋找 Gianfranco Ferré 的接任者時,他卻被品牌忽視,因為他被媒體定位成只會做 Breton Stripe 布列塔尼條 T 恤而已。」當然,看到戰友安特惠普六君子被媒體給淹沒,這也對 Martin 造成了一點影響。

 

4. 白,標

「1988 年品牌剛成立時,這是一個很重大的時刻,我希望不知道誰是設計師的人能先看到衣服說這件不錯,之後銷售人員才告訴他們誰是背後的設計師,如果你在衣帽間看到它(上頭除了白標外沒有任何線索),你可能永遠不會知道這什麼牌子或是誰做了這衣服,但我不在乎。」Martin Margiela 1995 年曾告訴《時代》雜誌。

MAISON_MARTIN_MARGIELA_RUNWAY_DECONSTRUCTED_BLAZER_TAG_1024x1024

根據紀錄片《We Margiela》採訪銷售人員(品牌商業總監) Axel Keller 訪問表示:「我們背後的白標和 Martin 不想要受訪有很大的關聯。如果你不想露臉,你也不會想跟別人說話,那又何須將名字放在標簽上?」

Axel Keller, 銷售總監, 1989-2002

Axel Keller, Maison Martin Margiela 銷售總監(1989-2002)

「而標簽四個角的縫線只是一個技法上的決定,它們只會出現在第一層內裏,不一定四個針腳都會展露在外。要舉例的話,一件外套有著內裏,白標就會因縫在裡面而不會顯露針腳。我記得有客戶來問過我們說:『為什麼要露出來?』Martin 給的回應是:『不然你想要我們怎麼處理?像 T 恤,它就只有一層布料,所以針腳就是會展現在外面。』以前大家會抱怨,但現在,每個人都想要它明顯一點,我們會說不行,棉標就只會縫在衣服的內裏,我們不需要針腳在背後像簽名一樣。」

2016 年的訪問 Jenny Meirens 說,這是她始終在奮鬥抵抗的事物,時裝身後那未經加工的白棉標,簽意味著「創意展現的自由,體現設計師的勇氣和信念」,是她一生最最驕傲的成就。

2016 年的訪問 Jenny Meirens 說,這是她始終在奮鬥抵抗的事物,時裝身後那未經加工的白棉標,簽意味著「創意展現的自由,體現設計師的勇氣和信念」,是她一生最最驕傲的成就。

就官方表示,「一個不願透露姓名的象徵,其不願讓品牌名字影響服飾,也是對 Logos 猖獗的回應。白色的四個針腳起初的設計只是單純固定標簽讓人方便卸除,但最後變成了某種標識,人們從遠方就能辨識。」

就官方表示,「一個不願透露姓名的象徵,其不願讓品牌名字影響服飾,也是對 Logos 猖獗的回應。白色的四個針腳起初的設計只是單純固定標簽讓人方便卸除,但最後變成了某種標識,人們從遠方就能辨識。」

 

5. 解構,是?為什麼?

「我是對一整個時尚文化感興趣,而非專注在某個歷史時刻然後拷貝它。商業的事物一直存在於不同的主題中,在起初,這是無人能夠理解的細節之一,因為當沒有了主題,人們自會來問,這件長洋裝是晚上穿的嗎?」— Martin Margiela

.
根據《紐約時報》指出,當代法國解構主義大師德希達 Jacques Derrida 於 20 世紀中期首度提出這個詞彙,
「其是對固定文學分析的強烈抵制,基於語言及用法的複雜性,沒有一個作品是有著固定意涵的。」而英國牛津字典定義「解構」為:破壞已構築的事物。從 MMM 的例子來看,內部的縫線你可以對外呈現,而袖子的功能也可以被重新思考。

Kristina de Coninck

 

「對他來說,美不是完美,而是存在於能讓你感動的事物上。」— Kristina de Coninck(前模特兒)

 

許多人說時裝學者 Alison Gill 是最先將 Martin Margiela 的服裝描述成「解構的時尚」,但正確來說,第一位為時尚界獻上「解構主義(deconstructionism)」這詞的人是已故的街拍鼻祖 Bill Cunningham,爾後時尚界群起激昂,在 90 年代初期,對 Martin Margiela 作品(以及當代的設計師)的評論「解構」開始形影不離,這個詞彙被看作某種對奢侈的反彈,時尚記者們注意到設計師對 80 年代的主流價值觀感到的憤怒,太多金權、太少想像力,我希望我能以他們為目標,那些沒有太多錢的人,要在經濟不景氣的當下成功不是一件容易事,但時尚總是能在危機中發揮最大的創意。Martin Margiela 在品牌成立前就曾表示。

Bill Cunningham 在 1989 年 9 月《Details》雜誌上寫道:「Martin Margiela,前 Gaultier 的助理,在他同名品牌第二場秀中,為 90 年代帶來了全然不同的時尚觀:一個垮掉的一代(beatnik)、存在主義的復興.... 這些服裝的構造意味著解構主義的運動(deconstructivist movement),其設計彷彿受到攻擊、縫線置換、讓布料非華麗化,上述皆暗示了品牌其優雅頹廢的時尚。」

Bill Cunningham 在 1989 年 9 月《Details》雜誌上寫道:「Martin Margiela,前 Gaultier 的助理,在他同名品牌第二場秀中,為 90 年代帶來了全然不同的時尚觀:一個垮掉的一代(beatnik)、存在主義的復興…. 這些服裝的構造意味著解構主義的運動(deconstructivist movement),其設計彷彿受到攻擊、縫線置換、讓布料非華麗化,上述皆暗示了品牌其優雅頹廢的時尚。」

static1.squarespace-2 static1.squarespace

1990 年春夏,Maison Martin Margiela 的第三場秀,這場秀為「解構」和 DIY 奠定了經典。一場秀不再一昧追求光鮮亮麗,住在郊區的年輕人的「入境隨俗」,他們的不受約束、在旁嬉鬧、模仿都成就了這一切光景。

1990 年春夏,Maison Martin Margiela 的第三場秀,這場秀為「解構」和 DIY 奠定了經典。一場秀不再一昧追求光鮮亮麗,住在郊區年輕人的「入境隨俗」,他們不受約束、在旁嬉鬧、模仿玩笑都成就了這一切光景,也是這場秀,讓 Raf Simons 動容決定前進時尚。

photo via fashionprojects.

 

6. 「服飾(Garments)」,取代,「衣服」

Carine Roitfeld in Maison Martin Margiela 2008 F/W

Carine Roitfeld in Maison Martin Margiela Trench Coat 2008 F/W

「當超越了文字、解釋,Martin Margiela 所留下最重要的就是服裝的本質。在整體服裝中,這些激進的言辭呈現的是經典,所給予的激進主義,既不是偽裝、不會荒唐、更不會不合時宜。如果 Martin 本身是個謎,那他的設計便是最好的證明,其永遠不會背叛穿它的人,這點在時尚界中是非常罕見的。」《CR Fashion》創辦人 Carine Roitfeld 

2029366620293660

Maison Martin Margiela 品牌官方在接受《HYPEBEAST》訪問時曾回應:「從 Maison 的角度來看,服飾是一種身體的裝飾品,沒有掩飾偽裝的意圖…。就像一個美麗的裝飾來佈置我們的身體。」

Maison Martin Margiela 1999 S/S

Maison Martin Margiela 1999 S/S

Maison Martin Margiela 1998 S/S

Maison Martin Margiela 1998 S/S

「從我最初開始挖掘採訪開始,『服飾』(Garments)一直出現在對話之中,沒人在聊『衣服』(Clothes),這是有關被創造出來的物件,而非購買而來的衣物每一位與我分享的人都想解釋這個現象,像是 Suzy Menkes 說:『Margiela 的剪裁蘊含卓越的藝術』;巴黎時尚歷史學者 Olivier Saillard 則視 Martin Margiela 為革命象徵,『他不僅僅帶來了新的服裝,他還對被金錢所操弄的產業下了評論…,用自己的喜好翻轉了整個時尚史。』」時尚編輯 Arnaud Sagnard 在《MASTERMIND》雜誌中寫道。

Maison Martin Margiela 2009 S/S

Maison Martin Margiela 2009 S/S

Maison Martin Margiela Menswear 2008 F/W

Maison Martin Margiela Menswear 2008 F/W

 

延伸閱讀:
「現在當紅的設計元素,其實 MMM 早已有過。」專訪 Maison Margiela 歐洲首店經營者 Nicola Vercraeye

 .

7. 「We」,取代,「I」
「Maison,這個集合的名字選擇去強調團隊合作而非單一設計師。」 photo via AnOther Magazine

「Maison,這個集合的名字選擇去強調團隊合作而非單一設計師。」 photo via AnOther Magazine

 

「我們只想要變得更民主,我們想要每個人都能用相同的方式體驗時尚。」— Jenny Meirens

 

「民主不僅僅是服裝的呈現方式,還包括了整個公司如何運作。」Jenny Mierens 在接受《1 granary》訪問時表示,「在每個決定當中,不同部門工作的人都有話要說。我們介紹來的實習生幾年後可能會成為商業部門的負責人,所有層面都有這個非常人性化的方式。」

 

延伸閱讀:
比情更深,支撐 Martin Margiela 背後的那個女人 Jenny Meirens

 

後續:

D525BDB89EB4FECDC78198BB30

這點在 2014 年首度破局,當時的首席設計 Matthieu Blazy 被 Suzy Menkes 一句「a new star born」打破沈默。知名時尚網站 the Fashion Law 認為:「有趣的是來自品牌大量的電子郵件,他們懇求媒體撤銷有關此事的文章。」信中內容寫道:「有鑒於關於我們設計團隊的成員,我們希望您記住 Maison 長期溝通政策並無改變,一切依舊是由團隊完成。」(Matthieu Blazy 前去 Celine,最後來到 Raf Simons 麾下加入 Calvin Klein,他如今男朋友是 Raf Simons 左右手 Pieter Mulier。)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John Galliano(@jgalliano)分享的貼文

爾後,John Galliano 上任,We 身份看似已逝,但 John 在 2017 年《Vogue》舉辦的時尚論壇上表示:「我帶著對 Maison Margiela 的敬意承接下這件實驗白袍,每一位在裡頭工作的人都穿著它,致使當有訪客來時他們對每一位都極為和善,因為他們不知道說話的這位是否就是公司的高層主管,你知道,在這裡有著人人平等的民主氛圍。」

 

8. 「本質」,取代,「時尚流行」

 

「對我們來說,讓人能找到與那些穿衣規範或是流行標準全然相反的穿衣之道是很重要的。」— Maison Martin Margiela

 

從過往到至今,時尚的術語氾濫成災,當「奢侈」、「極簡」顯得毫無意義時,Maison Martin Margiela 引爆了概念性時尚(conceptual fashion),1988 年的首場秀帶來了奇怪的迴響,「品牌當時剛成立一年,我們想要一個概念(concept),這是一個很大的詞彙,但當你五年後再回頭看,我們會用這個詞來稱呼它。」Martin Margiela 在 1993 年的報導中表示。

Maison Martin Margiela Purple Fashion Magazine Summer 2007

Maison Martin Margiela Purple Fashion Magazine Summer 2007

Maison Martin Margiela 1989 F/W

Maison Martin Margiela 1989 F/W

Maison Martin Margiela 1990 S/S

Maison Martin Margiela 1990 S/S

90 年代中期,概念性時尚意味著服裝將由一個理念所驅使,「能穿」取代了「實穿」,巴黎時尚歷史學者 Olivier Saillard 認為:「Margiela 是少數像 Jean Dubuffet 或 Robert Filliou 這樣反文化創造者的藝術家,對他們來說,行動和比思考更重要、想法比過程更重要,這是避免成為產業變化無常的受害者最可靠的方法之一。」

 

「我們的時尚或許有時需要一點腦力激盪,但我們一直希望它是聰明的。若是設計師想讓別人覺得自己品牌是聰明的,或許他們應該讓設計更讓人尊敬或是更往藝術靠攏,盡可能遠離服裝只是穿戴打扮的功能意涵。但,凡事都會物極必反,當你努力太過,便會走火入魔,你會失去你想描述的,其成果只會變得荒唐。」— Maison Martin Margiela

 

 

 

9. 傳真機背後,Partick Scallon

Maison Martin Margiela 新聞負責人 Patrick Scallon(1997-2003)

Maison Martin Margiela 新聞負責人 Patrick Scallon(1997-2007)

1993 年一場在布魯塞爾的婚禮,Patrick Scallon 和 Jenny Meirens 兩人相遇,開啟了他與 Maison Martin Margiela 的關係。之後,「1994 年 2 月,我接到一通電話看能不能去幫忙系列銷售,他們需要會說英語的人。一個在巴黎 18 區的下午,我和一群壓力很大臉色蒼白的人開會,他們都身著白袍,在白色房間,圍坐在白桌旁,由 Jenny 發號勢令,可以說是彈無虛發。」

1994 年 9 月(1994 F/W),這是 Maison Martin Margiela 首度玩起了(類似)秀後即買,「這場展示會同時對客戶和媒體發佈,他們或許需要人去解釋這概念以防有人誤解,從原本『你可以來幫忙三個月嗎?』然後這一幫就是十年,而我還在這裡。」

Martin Margiela AW 1994/1995 Presentation at 10 Corso Como from 10 Corso Como on Vimeo.

Patrick Scallon 告訴《We Margiela》形容:「當時是一種關係,我常說這環境就是有人想去挑釁這世界,也有人想要被挑釁,大家很喜歡這遊戲,舉例來說,Jenny 最棒的邀請函是一張電話卡,當你打回去,電話答錄機會告訴你秀的地點和時間,當時人們很喜歡這樣。但現在,記者根本不會打電話,他們只想知道自己坐在哪個位子,可當初無論你是川久保玲或是《Vogue》編輯,你先來就是坐哪(或有位子你就坐哪),所以其實人們很喜歡這種挑戰現下的感覺。」

Maison Martin Margiela 1994 S/S invitation

Maison Martin Margiela 1994 S/S invitation

1989 年秋冬,Jenny Meirens 在免費報紙的廣告欄位上刊登了時裝秀的時間地點,當報紙出版時,團隊拿了上百份報紙沿街圈起 Margiela 的廣告並寄送出去,「這是歷來最便宜的邀請函。」

1989 年秋冬,Jenny Meirens 在免費報紙的廣告欄位上刊登了時裝秀的時間地點,當報紙出版時,團隊拿了上百份報紙沿街圈起 Margiela 的廣告並寄送出去,「這是歷來最便宜的邀請函。」

MMM 媒體公關 (1989-1992) Pierre Rougier:「Martin討厭那種書寫漂亮,印刷精美的邀請函。因為我們要在孩子們的操場上辦一場秀,我們就想讓孩子們來畫畫邀請函,就像他們邀請你來到他們的領地上。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我們去哪兒找500個小朋友來畫所有的邀請函呢?於是,我們裁了很多硬紙板,把它們交給當地的學校,在美術課上,他們就時裝秀的主題畫下自己的想法。」

MMM 媒體公關 (1989-1992) Pierre Rougier:「Martin 討厭那種書寫漂亮,印刷精美的邀請函。因為我們要在孩子們的操場上辦一場秀,我們就想讓孩子們來畫畫邀請函,就像他們邀請你來到他們的領地上。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我們去哪兒找500個小朋友來畫所有的邀請函呢?於是,我們裁了很多硬紙板,把它們交給當地的學校,在美術課上,他們就時裝秀的主題畫下自己的想法。」

「Margiela 當時的特質就是『這就是我們,我們所做的事,我們走的路,你不要,就拉倒。』」Patrick Scallon 解釋了那台打字機,「當時已經有電動打字機,也有電腦,但我們用舊的老式打字機,這是一種美感的選擇,當中也存有它的挑釁成分。我記得當我們在全世界做了 12 場秀後,我決定我要做新聞發佈,Jenny 或 Martin 都沒說不行,所以我想,我們最好解釋一下我們在幹嘛,這部分先需要準備一封信然後重複幾百次,我有一台私人傳真機在我旁邊,然後你就打打打打打,我從晚上十一點弄到早上八點,這就完成了一次新聞稿發佈。人們都忘了當你成立時尚品牌時,電話費可以說是你最大的開銷,因為你很快就會成為跨國品牌。」

37f154f4de5b1d6cc89c8774cd7d2745
2007 年離開 Maison Martin Margiela 後,他成為 Dries Van Noten 的媒體公關,他說:「現在的時尚秀已不適合給人評斷,因為大家都只會在抱怨。…抱怨座位、門口保全、抱怨誰不能進來、秀又遲了、為什麼這麼遠、你難道不知道他是誰嗎、你怎麼可以這樣對她、你不知道她都只坐在第一排嗎…等一堆鳥事,我意思是,時裝秀不就是設計師做自己想做的嗎,大家怎麼對秀的想法變得這麼奇怪,我又不是拿鎗指著你的頭或是虐待你。

 

10. Martin,離去

.

.

根據 Martin 的好友兼品牌長期合作的攝影師 Marina Faust 指出,Martin 本人在 2008 年就沒與集團續約,集團選擇不對外公佈此消息。在 2009 年,《WWD》報導寫著:「可靠的消息來源表示,『Martin 已全心投入在畫畫上,並且希望遠離時尚產業。』」據悉,這變化由摩擦而起,現任員工和前任員工都曾提及過,Martin Margiela 的離去是因為不滿與 Diesel 的商業取向方針有關,例如:在 2009 秋冬,集團為品牌加入了西裝訂製系列,幾位同事表示,這也是 Margiela 想要離開的另一個原因。

 

「Martin 的缺席,是你了解他與其精神的唯一方式。」— Linda Loppa

 

對時尚界來說,對於一位廣受好評的設計師因將品牌販售給大集團並且對經營方針感到不滿離去已成老生常談,Helmut Lang 和 Jil Sander 便是相當知名的例子。在 Maison Martin Margiela 案例,同事表示,其離去與他想好好享受生活並遠離這浮光掠影的時尚產業有關。

Maison Martin Margiela 2009 S/S

Maison Martin Margiela 2009 S/S

Patrick Scallon 告訴《紐約時報》,Martin Margiela 相信,消費者應該要對服裝和理念做出回應,而非順從媒體炒作,然而,「很多修正社會主義者覺得 Martin Margiela 所作的不過是在行銷,但他所給的不僅僅只是挑釁,設計師不是身處藝廊的藝術家,也不是在花園裡拿鑿子雕塑石頭的人,他是一個必須與團隊合作的角色, 這卻引發了 Martin 其實不存在或是毫無貢獻的流言蜚語。」

Jenny Meriens via T-Magazine

Jenny Meriens via T-Magazine

「到最後,他想說的話已說完,而我也累了….。或許,現在是重新討論我們的時刻…。」Jenny Meirens 在接受《MASTERMIND》雜誌訪問時表示。

 

「現在設計師已忘了衣服的本質,他們只對形象有興趣,卻忘了時裝為何物。」— Martin Margiela

02-cathy-horyn.w512.h600.2x

28763963_423941658056153_4378692434985484288_n

2018 年 3 月,巴黎時尚博物館舉辦了 Martin Margiela 的回顧展《Margiela Galleria 1989-2009》,對此,Vogue Runway 首席評論 Sarah Mower 說:「此展覽很大一部份被解讀成 Martin Margiela 握擁這些經典發想,其按年份之分,清楚的標示其靈感介紹和創作理念,可當中真正被希望的,其實是這些設計能夠影響從未經歷過何謂 Martin Margiela 的下一代觀眾,一場好的時裝展能夠激起漣漪,這些孩子在金融危機、動盪的政治下長大,他們所該注意到的不應只是被剝削利用的造型,而是去思考出現在 Martin Margiela 經典的核心價值中,那些 DIY、不是貴就是最好、善用資源的大智慧,這是一種去描繪局外人酷 / 高雅的方式,它能讓有些事變得驚人,更有說服力,也能讓人從無,創造出不同凡響。」他雖隱世不見人,但卻無聲勝有聲,比任何時刻都還要耀眼。

 

曾經 / 後來:

1. 「聽說 Martin Margiela 在畫畫,有時會協助佈展。『用他自己的方式,Martin 仍活躍著。』Martin 的好友兼品牌早期化妝師 Inge Grognard 神秘的表示,在巴黎,他有時會和 Jean Paul Gaultier 共進午餐,『人們會去和 Jean Paul Gaultier 攀談,但卻沒人認出坐在他對面的是誰。』」

2. Martin Margiela 的名字並沒有出現在安特惠普皇家藝術學院的紀念畢業生牌匾上。

3. Martin 不穿設計師的服飾,只穿從跳蚤市場二手店的衣服。

4. 2001 年,藉由現任《AnOther》總編 Susannah Frankel 的訪問,MMM 官方回應:「並沒有任何反對專業或是超模的成分,我們只是更傾向專注在服飾上,不單只是穿在她們身上然後讓媒體報導。」

5. 紐約 Bloomingdale 和洛杉磯的 Repongi 率先為美國帶來了 Maison Martin Margiela。

6. John Galliano 在美版《Vogue》所舉辦的〈Forces of Fashion〉論壇上告訴大家:「Martin 喜歡 17 世紀法國文學還有 18 世紀的服裝。」

7. 2000 年 9 月,全世界第一家 Maison Martin Margiela 的店開在東京恵比壽(2006 年改裝過一次,曾經店上有一區擺放著當初首店的傢俱讓人能夠回憶,但 John Galliano 之後風格便完全改變。)

8. 當 Martin 在設計時,他心中有著特定的謬斯,「Jane Birkin、Geraldine Chaplin、Diana Vreeland、Loulou  de la Falaise…等,但我指的不是類型,而是她們的神態、手勢和音調,你會在人群中注意到她,才會看到她的穿著,」(PS. 他承認大鼻子的女生也有特別的迷戀。)

9.

Martin Margiela 的同名藝術展,再沒有時尚大神,請用「比利時藝術家」稱呼他

 

參考資料:

*https://www.iconeye.com/404/item/3964-martin-margiela

*Fashion’s Invisible Man by Eric Wilson
www.nytimes.com/2008/10/02/fashion/shows/02MARGIELA.html

*Coming Apart By AMY M. SPINDLER
https://www.nytimes.com/1993/07/25/style/coming-apart.html

*BUSINESS AND CREATIVITY MERGED WITH JENNY MEIRENS By Jeppe Ugelvig
http://1granary.com/magazine/issue-4/jenny-meirens/

*Martin Margiela: Fashion’s invisible superstar by Susannah Frankel
https://www.independent.co.uk/life-style/fashion/features/martin-margiela-fashions-invisible-superstar-868562.html

*Interview with Patrick Scallon,《A Magazine》
http://maisondupapier.tumblr.com/post/8785871017/cotonblanc-patrick-scallon-first-collaboration

*〈On the Tail of the Mysterious Monsieur Martin Margiela〉.《MASTERMIND》, 2017 Spt.

*〈a different story〉, Index Mailing #1,《We Margiela》Mint Film Office

*《Maison Martin Margiela》

*《6+ Antwerp Fash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