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HION PEOPLE

以為《Interview》雜誌封面都出自安迪沃荷之手嗎?請記住 Richard Bernstein 的名字

「如果你在 1970 年代、1980 年代沒有被理查伯恩斯坦(Richard Bernstein)畫過肖像,那你就不是一位巨星。」當《Vogue》下了這個標題,你知道這背後肯定有故事。

筆下畫著巨星,活得像個巨星
.

理查伯恩斯坦 1939 年出生在紐約布朗克斯區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在父母的鼓勵與被藝術圍繞的環境中長大,並先後到 Pratt Institute 和哥倫比亞大學求學,前途一片明朗。而事實是,他接下來的藝術家生涯也確實十分順遂——伯恩斯坦在 26 歲就舉辦了第一場創作個展,並從紐約藝術圈拓展到了歐洲、南美,甚至是日本,而他也移居巴黎了幾年,直到他開始想念曼哈頓了。

1968 年回到紐約後,他搬進了歷史聞名的切爾西旅館(Chelsea Hotel)——那曾是許多歌手、演員、藝術家等藝文界人士居住的社區,其中包含馬克吐溫、珍芳達、史丹利庫柏、巴布狄倫、派蒂史密斯、大衛霍克尼、貝蒂戴維斯等。伯恩斯坦將其宴會廳改造成了自己的藝術工作室,而他也是在切爾西旅館認識了普普藝術大師安迪沃荷。

左為伯恩斯坦,右為沃荷。

是安迪沃荷的偶像,成名卻只有 15 分鐘
.

當然,那時早已成名的沃荷是伯恩斯坦景仰的偶像,而對沃荷來說,伯恩斯坦亦是他從不吝於公開讚賞的對象。很快地,伯恩斯坦成為沃荷朋友圈「The Warhol Factory」一員,並決定邀請他為自己的《Interview》雜誌擔任御用封面藝術家,往後的每一期封面都交由他手繪創作,那年是 1972 年,伯恩斯坦 32 歲,沃荷 44 歲。

《Interview》原是一本電影雜誌,後來報導主題涵蓋所有當代文化,無論你是演員、運動員,還是社交名媛,只要你夠「酷」,《Interview》的雜誌封面就會為你留下位置。雖說明星本就自帶光環,然而伯恩斯坦有能力讓他們更有光芒。葛蕾絲瓊斯說:「妳不需要為他事先化妝,他會在畫像裡為妳化妝,簡直是魔法。」而畢卡索女兒,也是伯恩斯坦曾經的助理——帕洛瑪畢卡索則這麼形容他:

「理查伯恩斯坦歌頌他們的臉龐,把他們的臉放大到比虛構的小說還浮誇。他為美麗注入了智慧,為富有注入了幻想,為華麗注入了深度,讓新人們都瞬間昇華到偶像地位。」

但他畫筆下的魔法當然不只是表面而已。「理查剛開始創作這些圖像的時期正是人們對自我形象產生巨大轉變的時期,他們的想法改變了,並相信他們可以重塑自己的形象。而他的作品正是《Interview》核心理念的延伸——每個人都能成名 15 分鐘,」藝術策展人 Jeffrey Deitch 告訴《Artnet》

所以說,畫遍瑪丹娜、李察吉爾、麥可傑克森等無數巨星,風格突出到被冠上「The Bernstein Look」的伯恩斯坦,怎麼就沒有流芳百世,作品還經常被外界誤會出自沃荷之筆?

忘不掉他畫筆下的臉,卻再也說不出他的名
.

除了明星的臉孔以外,伯恩斯坦畫筆下最常出現的主題無非是當年紐約三大文化產物象徵——寶石、搖滾,和藥丸。藝術作家 Roger Padilha 告訴《紐約時報》:「經典普普藝術就是這樣——畫下你每天看到的東西,畫下你所熟悉的東西。安迪畫了濃湯罐頭,而理查畫了安眠酮。」兩人皆是普普藝術先驅,畫風也有幾分相似,命運卻大不同。

1987 年,安迪沃荷逝世,《Interview》雜誌高層進行重組,而過了 17 年一共 189 個封面後,伯恩斯坦失去了工作。在那之後,除了葛蕾絲瓊斯曾多次找他合作,伯恩斯坦過去筆下閃閃發亮的人物們中,卻很少人願意買下他的作品,沈迷毒品又患上愛滋病的他最終 2002 年在切爾西旅館過世,享壽 62 歲。

多年以後,《Interview》雜誌在 2018 年 5 月宣佈收刊,引發網上一片緬懷不捨,雖然在同年 9 月又突然重啟,但其實大家心裡都知道——隨著沃荷與伯恩斯坦相繼離開,《Interview》早已回不去當年輝煌,而直到今日當人們想到《Interview》時,腦中浮現的還是一張張由伯恩斯坦畫下的臉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