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HION TALKS


當前年輕設計師的問題?Cathy Horyn:「普遍缺乏歷史知識。」

1063207

時尚平台《1granary》於月前採訪了《New York Magazine》資深時尚評論家 Cathy Horyn,基於《1granary》雜誌是由你所熟知的時尚學府(如聖馬汀、皇家藝術學院、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Parsons)聯合成立的平台,而關於現在服設系的學生,顯然這位有著十幾年老經歷的時尚評論家有話要說,以下是我們所整理的重點:

 

不是每個人都是 John Galliano,你也可以當 Jil Sander

如今,好像設計系的學生要登上媒體版面就必須弄得聲勢浩大前衛超群才能取悅編輯得到關注,彷彿在離開學校前一定得紅出一片天。對此,「我對這現象已無任何同情心,這是老生常談,每當我寫到關於學生畢展的文章時,我都會興趣缺缺。」Cathy Horyn 表示,「無論是設計師或媒體,我想對他們說,看看時尚史,一直跟在別人背後是不會成功的。身為一個評論家,縱使這句話已被我說爛,但我嘗試去避免這樣的對話是因為設計師真的很辛苦,可現在外頭有如此多的資訊,他們應該要有辦法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

「多年來,我看過不少年輕設計師作品,舉例來說,像 LVMH Prize 比賽,我覺得蠻困惑的,倒也不是非常困惑,只是每當他們問我意見時,我內心會想,這感覺像是某設計師的衍生品,但我該怎樣表達才不會傷到他們的自尊?最後我只好走自己的路,或許這聽起來殘酷,但這是因為多年來我的工作便是如此。無論你是已成名的設計師或是將展露頭腳的人,我只支持有膽試、有誠信、有遠見的人,縱使你是個很低調的設計師,我這邊指的低調是不走浮誇炫耀路線的,他們把技法用在服裝上,說實話,這條路不好走,我也這麼告訴過其他學生,無論是對我或是對他們來說,但難走,也是因為他們想走出一條獨特的路。

 

其實設計師本質上都是商人,除非你是 Rick Owens

「作為設計師,你本質上是商人。你必須知道在一天結束後,所謂成功的關鍵是因為你有這個本事,除非你有其他事物能支持你,你有家族金援或是另外兼職,看看 Azzedine Alaïa,剛開始時還邊當保姆邊作衣服。當設計師需要極大的奉獻,也需要一定程度的願景,如同小說家已經知道後面故事的發展,你必須思考要如何突破障礙,這點對設計師來說是一樣的。


如果你對時尚歷史不甚了解,甚至連過去 40、50 年發生什麼事也不曉得,我覺得你可能幾乎不會了解時尚世界發生什麼事,讓人困惑你是要怎麼與眾不同?除非你是 Rick Owens,剛出道時幾乎默默無聞,但它建立了忠心的粉絲,縱使他們人數剛開始稀少。你可能會納悶誰想穿成像他那樣啊?其實很多,故也招來很多人評論覺得他們看起來很詭異。你能想像他是從洛杉磯 —— 繁星之城 —— 發跡的嗎?我想表達的是,他非常有種。」

.
「之後 Rick Owens 來到巴黎,看看他待了多久,起碼有 17 年了吧,我剛到《紐約時報》的時候他已經在巴黎闖天下,縱使勉勉強強,但他不斷精進自己的美學,如今,他有著非常穩固的客群,我不知道的確切數字但最起碼是有 4,000 萬美元營業額的品牌,或許對大集團來說這不算什麼,但這是他自己的。Rick Owens 有著自己的夥伴,並用設計驚豔每一個觀眾。不可否認,他以某種原創的事物開始,沒人像他一樣。」(
註: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導指出,Rick Owens 一年營業額超過 1 億歐元

「Helmut Lang 也是同理,我舉的例子都是這些人都創造了風格,Raf Simons 剛開始的時候則受 Helmut Lang 影響非常深,他也常表明並小心注意這點。現在的年輕設計師就是缺乏這點,對時尚歷史不甚了解,所以我會說用這很像他牌的衍生來形容,我明白人們必須透過模仿來學習,這很平常,但你看看 Jonathan Anderson,他天生有著很棒的品味和非常厲害的組織能力,這對大品牌來說非常的重要。現在已沒有像 Cristobal Balenciaga 和 Azzedine Alaïa 這樣的創造者了,他們太特別了,可 Jonathan Anderson 有著策劃組織的能力,他的野心也是很重要的一點。」

 

請思考如何團隊合作

_1_image_size_624_x

很多在 Jonatha Anderson 底下工作的人都說他知道如何讓每個人發揮到最棒「這點 Raf 也是,他們懂得如何打造一個團隊。他們知道如何去啟發他人,你看看 Loewe 現在的地位就知道。」

 

「有些年輕設計師真的要好好試著去大公司工作看看,可能是 Levi’s、或是巴黎的某個品牌,或是倫敦的公司,盡可能去吸收經驗,你們必須知道如何團隊合作,如何當個趁職的配角。」

 

註:關於這點,他們也覺得如今的 Calvin Klein 團隊相當堅強,由左右手 Pieter Mulier 和他男友 Matthieu Blazy(曾被 Suzy Menkes 報導過的 Maison Margiela 設計師,爾後輾轉到 Celine,如今在 Raf Simons 旗下)以及知名造型師 Olivier Rizzo 和攝影師 Willy Vanderperre(這兩位也是情侶),加上 Raf Simons 覺得根本是住在美國兄弟的藝術家 Sterling Ruby。

 

Pieter Mulier and Matthieu Blazy

Pieter Mulier and Matthieu Blazy

 

什麼叫一場好秀?

 

00260m 00080m

「關於一場秀,好和卓越非凡的區別是,它是否能觸動人心、感人肺腑?(這邊她用 emotional button 和 mental button 來形容)像 John Galliano 為同名品牌所做的絕對名列我心頭最愛,像是 2006 年春夏,他讓模特兒成雙走秀,高與矮,胖與瘦,手法之高明,謝幕時率先登場的還是他自己的懸絲傀儡,我覺得非常的勇敢且有趣。很多人對這場秀抱持著不滿,覺得模特兒看起來像怪物,但我反而覺得他們是在反諷說:『看著我們你覺得我們很怪?你在開玩笑啊?』有些 McQueen 的秀也是非常情緒化,像是 2004 年春夏以《射馬記》為靈感的舞台秀,這無疑是最棒的秀之一,但 McQueen 以前很不喜歡聽到人家對他這樣說。」

原因是?「我覺得他聽煩了,我猜他以前可能喜歡但後來覺得要繼續前進。像跳舞那場秀在 2004 年左右,他討厭人們到了 2007 年還在對他說很喜歡。但回到你的問題,我們如今的時尚已失去了這點,過往的秀蘊含著很多智慧,現在你可以在川久保玲的秀看到這點,她總能大獲全勝,她也是有種去做。」

關於 Cathy Horyn,她在 1998 年接替《紐約時報》時尚評論家 Amy Spindler 一職。誰是 Amy Spindler?她是第一位《紐約時報》賦予「時尚評論家」之名的女記者,1993 年於平台介紹安特惠普六君子、Martin Margiela 和恩師 Mary Prijot 的〈Coming Apart〉文章便是出自她之手,Cathy Horyn 曾在《System》雜誌受訪時回憶 Amy Spindler 對她說:「很多設計師會一直打給我說為什麼你不來我的秀,為什麼你不寫點什麼,然後我會回:『把衣服做得更有報導價值,我就會去。』」可惜 Amy Spindler 因為乳癌病逝,享年 40 歲。16 年後,Cathy Horyn 因為男友生病關係離開《紐約時報》,接下她首席評論家職位的則是 Vanessa Fried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