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HION STORY

通通都是從美國來的!《洋風和魂》,一本時尚書道盡日本流行開始

getImage

《洋風和魂:日本如何在戰後歷史與文化交流中保存了美國時尚風格》
一本詳盡日本接納、挪用,最後反向輸出美式風格的時尚教科書。

 

它讓我們回到日本流行的開端,「長春藤風格」(Ivy Style)

我們曾介紹過這本書的作者 W. David Marx,他於 1998 年首度來到日本,因見識到 A Bathing Ape 的熱潮以及 2010 年再版的《TAKE IVY》起了寫作的念頭,他去國家圖書館翻閱 60 年代的報紙,並前去訪問了《TAKE IVY》的作者們,詳盡了解 50 年來日本的流行變化,進而催生了《洋風和魂》這本傑作,它真實地傳達了「能力越重,責任越大」,流行著實得來不易。

一切都要從零開始,回到 50 年前保守的日本,年輕人對流行打扮的追求會被視作潛在的犯罪異端(或是有損男子氣概),百貨只有童裝和年長者的西裝,能介紹給年輕人的服裝並不存在,當願景與守舊衝突,石津謙介 ── 名符其實的日本時尚之神,把這邊界從製作、媒體宣傳、零售逐一給撬開。

石津謙介

石津謙介

他們這群全日本最懂時尚和生活的人透過《Men’s Club》──因為主婦看不慣枕邊人出門穿著太過無趣因而催生的日本第一本男性雜誌,和 VAN 努力推廣的「長春藤風格」成就了日本流行的基石。石津謙介希望藉由這些傳遞他的信念,長春藤時尚(Ivy Style)並非稍縱即逝的產業趨勢,而是邁向高尚生活的途徑,為了避免重蹈過去諸多潮流那樣興起衰弱的覆轍,這位有著品牌塑造大師美譽的他說過一句名言:「我不開創潮流,我想創造新風俗。」其障礙從如果讓年輕人喜歡,進階到了如何讓全日本人喜歡,最後影響到了全世界。

 

 

為什麼日本人這麼懂時尚?一且始於流行教條

1960 年代初期的年輕時尚,就像年輕男子急著去打美式足球之類前所未聞的運動,他們只隱約了解所謂的「達陣」,但沒有一個朋友擁有球或頭盔。VAN 在十年之間,建構出了服裝、媒體和零售店,不懂時尚沒關係,他們為時尚門外漢制定了一套「該做與不該做的教戰守則」:

 

「購買藥品,盒內一向會有服用說明。藥品有適切的服用方式,若不照正確指示用藥,可能會出現反效果。穿著打扮亦如此──有些規則不能疏忽。規則能教導你正統的穿著風格,幫助你遵循正確的打扮常規。以長春藤風格作為起點,是成為時尚達人最快的途徑。」

 

tumblr_nxavsxz7dC1qa2j8co1_500

日本的時尚至今仍保有這種對於規則的重視,雖然那些規定並不一定全然正確,但卻實實在在地傳達出了他們對流行的看法以及如何詮釋。石津謙介以三個英文字母為日本的西式服裝制定了主概念:「TPO——時間、地點、場合」。他認為,男性應該根據時間與季節、地點,以及活動性質挑選穿著。當然,他不是第一個以社交情境思考時尚的人,不過「TPO」這個簡單的說法將之設定成了日本人如何採行美式風格的主原則,石津謙介更以一本《何時,何地,穿什麼衣服?》的指南,將 TPO 概念正式化,這本書隨即成為熱門暢銷書,當中介紹適合各種場合的造型,縱使長春藤聯盟風格流行退逝,許多年輕人仍把這本書當作穿搭指南,SONY 甚至還像旗下男性員工每人發送一本。

ps. 這樣的教條在 Thom Browne 身上得到了共鳴,儘管他剛出道時還是新面孔,對日本人來說卻也十足的熟悉。

 

「『乾脆讓我們都變成美國人吧!』日本就是不酷,也不有趣。」

牛仔褲和 Red Wing 是如何成為日本人的心頭最愛?這點書中也鉅細靡遺地道出了起始末,石津謙介所引進的長春藤風格雖很美式,但 VAN 的商品沒有賣牛仔褲。50 年代,這被稱作「美國大兵褲」的產品成了一個商機,Edwin、Big John 的發跡由此而來。

20161108181745774625_84d2aac26cf66750391284e71f1ab167 IMG_0753

70 年代,《Men’s Club》雜誌插畫家小林泰彥將美國年輕人對於「回歸自然」的態度帶到了日本,在經過多年的經濟成長、工業擴張以及都市發展下,日本來到了反物質節儉的時代,「登山踏青」、「慢跑」..等美國新觀念逐漸被普及接受。

 

「木滑良久和石川次郎都喜愛美國,也相信嶄新、健康的加州生活方式能在日本的學生運動瓦解後,填補這個國家對於自身存在所感受到的空缺。木滑良久解釋:「日本缺了某樣東西。石川次郎以前都說:『乾脆讓我們都變成美國人吧!』日本就是不酷,也不有趣。」

 

男性時尚雜誌《平凡パンチ》前總編輯木滑良久、編輯石川次郎、小林泰彥…等團隊成員藉由讀賣新聞所企劃的《滑雪特輯》完美宣傳了「美式生活」;受到鼓勵的他們,以一本蒐集 3000 多種美國物品目錄的《Made in U.S.A.》雜誌則讓新世代年輕人在越戰反美情緒下重新愛上美式風格,其彷彿成了美式風格聖經般,告訴世人曾經的美好,如今依舊熟悉的登山防風外套、Levi’s 501 牛仔褲以及登山靴,猶如長春藤風格的戶外版「Heavy Duty Ivy」的風格於此時大受歡迎;聚焦加州的《POPEYE》也在此時創刊,並為日本帶來了滑板和衝浪運動,這是運動生活與時尚結合的開端,在《Made in U.S.A.》與《POPEYE》積極推動購買進口真品、而非仿品的年代,能提供各式各樣美國貨的 Beams 從中誕生,可 VAN 卻在 1978 年卻因經營不善而宣告破產,Brooks Brothers 「趁勢」進軍開了日本第一家店;爾後,當世人發現當 Levi’s 所推的產品不如從前時,二手店迎來了另一挖寶商機進而開啟了牛仔褲的經典復刻。

fake-alpha-tokyo-vintage

「日本在短短十年內歷經了一場美式造型的循環,從長春藤風格到嬉皮、戶外堅固耐用風格、到堅固耐用長春藤、到加州校園服裝,在 VAN 隆重劃下句點之際,長春藤風格卻又從灰燼中重生。」

之後,學院風(Preppie Style)的崛起,山本耀司和川久保玲在巴黎大放異彩所形成的「烏鴉族」,Nigo 的 A Bathing Ape 甚至一度超越了啓蒙導師 Stussy、Uniqlo、渡邊淳彌和 Levi’s 的聯名以及 Visvim 復刻美式原住民服裝…,一切的興衰起落,透過 W. David Marx 的《洋風和魂:日本如何在戰後歷史與文化交流中保存了美國時尚風格》,其強調了日本藝術教育系統當中的「守破離」── 在花道與武術中,學生藉由模仿單一權威的「型」來學習基本技巧。學生首先必須保護「型」,但在研習多年後,他們會脫離傳統,接著分別去創造自己的「型」。

到最後,時尚是猶如石津謙介所願的生活方式還是單純為物質主義的虛晃一招?「知識就是力量」、「流行並不膚淺」,這或許我們從中所學到最重要的事物。

>> 購書連結:
《洋風和魂:日本如何在戰後歷史與文化交流中保存了美國時尚風格》

作者:大衛・馬克思 W. David Marx

哈佛大學東亞研究碩士,慶應大學經貿研究生,現居日本東京。曾任東京及紐約街頭文化雜誌《Tokion》編輯,長期就日本時尚、音樂和文化等議題撰寫評論,文章散見於包含《GQ》、《Harper’s》,《The Fader》以及《Nylon》等多本國際刊物。